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科学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氨气极易溶于水;
B.酒精与水不分层;
C.利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能比较非金属性,Na2SO3和NaClO对应的不是最高价含氧酸;
D.SO2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可验证漂白性;使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A.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不能通过盛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测定氨气的体积,故A错误;
B.酒精与水不分层,则不能利用酒精作萃取剂来提取溴水中溴单质,故B错误;
C.利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能比较非金属性,Na2SO3和NaClO对应的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比较S和Cl元素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
D.SO2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可验证漂白性;使KMnO4溶液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验证其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明确物质的性质、混合物的分离、非金属性的比较方法即可解答,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Al→AlO2-
B.Na2CO3→NaOH
C.Al2O3→Al(OH)3
D.Fe(OH)2→Fe(OH)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的可能性,Al2O3不能直接生成Al(OH)3,应先生成Al3+或AlO2-后,然后加入弱碱或弱酸才能反应生成Al(OH)3.
解答:A.Al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AlO2-,可一步反应生成,故A不选;
B.Na2CO3与Ca(OH)2反应可生成NaOH,可一步反应生成,故B不选;
C.Al2O3不能直接生成Al(OH)3,应先生成Al3+或AlO2-后,然后加入弱碱或弱酸才能反应生成Al(OH)3,故C选;
D.Fe(OH)2可与H2O、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OH)3,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特别是铝三角知识,为热点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有很强的还原性
B.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过氧化钠可作为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 .Na+最外层电子已达稳定结构,不容易得失电子,即氧化性和还原性都不强。故A说法错误。
B.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11。故B错误。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C错误。
故选D。
考点:钠的结构与性质
点评:此题不难,需掌握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联系。学习过程多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句话。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将a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b?g。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CO a > b
B.乙醇溶液 a =b
C.NaHSO4 a > b
D.石灰水 a < b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质量增加,然后考虑表面的氧化铜与选项中的物质是否反应,确定铜片质量如何变化。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和CO混合后发生反应CuO+CO=Cu=CO2,质量不变,即a=b;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
CH3CHO+H2O+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故a=b;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硫酸氢钠中,发生反应:CuO+2H+=Cu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即a>b;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氧化铜不与石灰水反应,铜片质量增加,即a<b,所以答案选A。
考点:考查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的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硅
B.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C.镁条不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D.将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一束光照射,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
B.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C.镁条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
D.根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解答:A.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故A正确;
B.工业上可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故B正确;
C.镁条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故C错误;
D.根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将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一束光照射,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工业制法和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