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加入的量(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溶液中加入铝片有氢气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 NO3― Ba2+ Fe3+
B.SO42― S2― Al3+ Mg2+
C.Na+ K+ SO42― Cl―
D.NH4+ Ba2+ Cl― H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被氧化生成的氧化膜稳定且致密,保护着里面的铝
D.铝的氧化物熔点很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铝是活泼的金属,极易被氧化,且生成的氧化膜稳定、致密,保护着里面的铝不易被继续腐蚀,所以铝制容器都是耐腐蚀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
B.生铁、普通钢的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参考答案:A、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成:1角的为不锈钢,5角的为钢芯镀铜,1元的为钢芯镀镍,故A选项正确;
B、生铁含碳量最高,普通钢次之,不锈钢最少.题目说法与事实相反,故B选项说法错误.
C、制造照明弹就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C选项正确;
D、铝表面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向100 mL 0.25 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符合要求的是
A.Na,4.6 g
B.Na?2O2,7.8 g
C.NaH, 2.4 g
D.Na2O,12.4 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依题意,n(AlCl3)="0.025" mol,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n(NaOH)="0.025" mol×4="0.1" mol,根据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NaH+H2O=NaOH+H2↑,Na2O+H2O=2NaOH都生成0.1 mol NaOH,需要物质及质量分别:2.3 g Na,3.9 gNa2O2,2.4 g NaH,3.1 gNa2O。只有C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