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体积比为( )
A.1:1
B.1:2
C.1:3
D.2:3
参考答案:由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3H2SO4=Al2(SO4)3+3H2↑可知:当放出氢气的体积相等时,n(NaOH):n(H2SO4)=2:3,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浓度相同,故3V(NaOH)=2V(H2SO4),即V(NaOH):V(H2SO4)=2:3,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某复盐晶体的化学式是AxB(ED4)y·zH2O,已知x+y+z=10,用此晶体完成如下实验:
(1)称取晶体40.20克,在坩埚中用小火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0.8克
(2)将剩余固体全部溶于水配成200毫升溶液,取此溶液20毫升,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后,ED4离子和B阳离子全部沉淀出来,
经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质量为5.24克
(3)往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沉淀减少0.58克,试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K2Mg(SO4)2·6H2O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生产着色铝片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第②步HNO3的作用是对铝片进行抛光,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在第④步电解是以铝为阴极,铝片为阳极,在硫酸介质中控制电压电流,使阳极放出O2与Al反应使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阴极:______,阳极:______.
(4)氧化膜质量的检验:取出铝片干燥,在氧化膜未经处理的铝片上分别滴一滴氧化膜质量检查液(3gK2CrO4+75mL水+25mL浓盐酸),判断氧化膜质量的依据是______.
A.铝片表面有无光滑?B.比较颜色变化
C.比较质量大小?D.比较反应速率大小
(5)将已着色的铝干燥后在水蒸气中进行封闭处理约20~30min,封闭的目的是使着色的氧化膜更加致密,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因铝表面的油污,用热碱液除可以金属表面油污,故答案为:洗去铝表面的油污;
(2)因铝与硝酸反应:Al+4HNO3=Al(NO3)3+NO↑+2H2O,离子方程式为:Al+4H++NO3-=Al3++NO↑+2H2O,故答案为:Al+4H++NO3-=Al3++NO↑+2H2O;
(3)阴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H+得到电子:6H++6e-=H2↑;阳极是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产生氧气,放出O2与Al反应使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2Al+3H2O-6e-=Al2O3+6H+,故答案为:6H++6e-=H2↑;2Al+3H2O-6e-=Al2O3+6H+;
(4)因K2CrO4是黄色的,其中的Cr(+6价)有氧化性能和Al反应应该是被还原成+3价(绿色),颜色发生了变化,故选:B.
(5)因Al和H2O(g)生成了氧化铝,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g)?△?.? Al2O3+3H2(g),故答案为:2Al+3H2O(g)?△?.? Al2O3+3H2(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铝在人体中积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
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和苏打作食品膨化剂
⑧用Al(OH)3制成药片治胃病?⑨制防锈油漆
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⑤⑥⑦⑨
C.②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虽然题中涉及到的铝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在课本中未必能一一得到,但由“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铝是食品污染源之一”可知,凡是涉及食品和医疗用到含铝元素的物质时,均应加以控制,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 )
A.干冰
B.氮气
C.黄沙
D.水
参考答案:A、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A错误;
B、金属镁可以在氮气中燃烧,所以不能用氮气灭火,故B错误;
C、黄沙能隔绝空气,所以黄沙能灭火,故C正确;
D、镁和水能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所以水不能灭火,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