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HF>HCl>HBr>HI
B.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C.还原性:S2->Se2->Br->Cl-
D.碱性:NaOH>KOH>Mg(OH)2>Al(OH)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若将过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
B、铵根离子在碱性环境下不共存;
C、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溴离子氧化;
D、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时,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按照物质的量之比是1:2进行反应.
解答: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时,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也会将硫化氢氧化,所以产物中不会生成Fe2+和H2S,故A错误;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是,铵根离子也反应,即NH4++HCO3-+2OH-=CO32-+2H2O,故B错误;
C、若将过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亚铁离子和溴离子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2来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时,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按照物质的量之比是1:2进行反应,即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题,注意量的多少对反应的影响,是现在考试的热点,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一类晶体的是
A.HCl和KCl
B.冰和干冰
C.Na和Na2O
D.CO2和Si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HCl是分子晶体,KCl是离子晶体;B中冰和干冰都是分子晶体;C中Na是金属晶体,Na2O是离子晶体;D中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Al和Cl结合生成的是共价键,故错。故选A。
考点:化学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键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化学键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中平均每个水分子可形成2个氢键
B.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点和沸点升高
C.分子间形成氢键可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冰晶体中1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形成4个氢键,平均每个水分子形成2个氢键,A对。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分子熔沸点的高低,B对。分子间的氢键可以增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对。分子的稳定性由化学键的强弱决定,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所以HF中的H—F键能大,分子稳定,D错。所以选D。
考点:氢键和化学键
点评:氢键虽然有个键字,但不属于化学键而属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分为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可以增加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