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均能形成简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且A、B、C、D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
①常温下,F的单质是一种有色气体,常用于杀菌、消毒;
②A的氧化物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
③C的氢化物分子G是具有10电子的微粒,且可以发生下列转化:
?
④E和D是同主族元素,氢化物(H2E)常温下为气态。
⑤B和D可形成个数比为1∶1和2∶1的离子化合物X和Y。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__?;B2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化合物X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
(3)G气体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_。
(4)E的非金属性比F__________?(填“强”或“弱”),并用化学事实加以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二周期ⅤA族 ;
(2)
?;离子键和共价键?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NH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弱;H2S+Cl2=S+2HC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Ra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Ra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Ra的最高正价是+2价
B.Ra能跟水反应放出氢气
C.Ra比Mg更易失去电子
D.Ra的氢氧化物呈两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同一主族化学性质判断Ra具有强金属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元素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元素B的单质存在两种以上同素异形体,且其中一种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单质,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 倍。B、C、D、E四种元素均能与A形成等电子数的四种分子,且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ⅦA族
B.原子半径:A<B<C<D
C.甲和丙分子均是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能形成多种与甲分子等电子数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是( )
A.原子半径:Cl>S>Na
B.稳定性:HF>H2O>PH3
C.酸性:H3PO4>H2SO4>HClO4
D.碱性:KOH>Mg(OH)2>Al(OH)3
参考答案:A、因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所以半径:Na>S>Cl,故A错误;
B、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H3,则稳定性:HF>H2O>PH3,故B正确;
C、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则酸性:HClO4>H2SO4>H3PO4,故C错误;
D、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Mg>Al,
则碱性:KOH>Mg(OH)2>Al(OH)3,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呈酸性,且酸性强弱顺序为HZO4>H2YO4>H3XO4.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按X、Y、Z的顺序减小
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参考答案:A、根据酸性强弱顺序为HZO4>H2YO4>H3XO4,说明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为Z>Y>X,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所以原子序数按X、Y、Z的顺序增大,故A错误;
B、原子的得电子越强,则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为Z>Y>X,所以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故B正确;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而原子序数按X、Y、Z的顺序是增大的,所以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减小,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为Z>Y>X,所以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