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4、填空题 (14分)Ⅰ.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
5、选择题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1、选择题 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
D.②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中给定了平衡的移动方向,要求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结果。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由于改变条件不明,反应物的转化率、浓度均无法确定,则应具体分析使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若是通过改变温度或改变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①③④所述情况是成立的;若是通过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若增加反应物的量很多,生成物体积分数必然降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原浓度增大(增加部分较原转化的浓度要少),该物质的转化率较低,故①③④均不确定。由于反应向正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生成物,生成物的量必然增加,故②正确;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必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的结果,故⑤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反应N2O4(g) 2NO2(g);△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
C.b、c两点的转化率:b>c
D.由b点到a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c两点都在等温线上,a点压强小于c点压强,所以c点反应速率大于a点反应速率,A不正确;正方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浓度降低,颜色变浅,B不正确;b、c两点的NO2含量相同,转化率相同,C不正确。由b点到a点,NO2的含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易于正方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图像识别的掌握情况,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的学生的学科素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图象中纵横坐标的含义、“定一议二”“先拐先平”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
后,溶液显酸性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4分)Ⅰ.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25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定CO2、CH3OH(g)和H2O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工业方法制取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
③该条件下CO2的转化率为 ?。当温度降低时CO2的转化率变大,则该反应??0(填“>”“<”或“=”)。
④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充入氮气
C.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
D.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2)选用合适的合金作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
Ⅱ.研究NO2 ?、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氮元素有着多变价态和种类多的化合物,它们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2SO2(g) + O2(g)2SO3(g)? ΔH=" —196.6" kJ·mol―1
2NO(g) + O2(g)2NO2(g)? ΔH= —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 + SO2(g)SO3(g) + NO(g) 的ΔH= ??。
(2)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相同时间内,每消耗1 molNO2的同时消耗1 mol SO3
②当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 6,则平衡常数K=?。
参考答案:
理科综合试卷·第1页(共16页)
本题解析:I.(1)①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方程式为 CO2 + 3H2?CH3OH + H2O。
②平衡时生成甲醇是0.75mol/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是0.75mol/L×3=2.25mol/L,因此其反应速率是2.25mol/L÷10min=0.225。
③根据图像可知,消耗CO2是0.75mol/L,素其转化率是0.75mol/L÷1.0mol/L×100%=75%。温度降低时CO2的转化率变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④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CH3OH)/n(CO2)降低,A不正确。充入氮气,平衡不移动,B不正确。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相当于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H3OH)/n(CO2)增大,C周期。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状态,D不正确,答案选C。
(2)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所以甲醇在负极通入。由于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OH-6 e- + 8OH- =CO32-?+?6H2O
II.(1)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①-②)÷2即得到O2(g) + SO2(g)SO3(g) + NO(g),所以反应热是(—196.6 kJ·mol―1+113.0 kJ·mol―1)÷2=-41.8 kJ·mol-1.
(2)①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颜色深浅和浓度有关系,所以b正确。反应前后羰基不变,所以压强也是随着不变的,a不正确。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所以c不正确。d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答案选bd。
②?NO2(g) + SO2(g)SO3(g) + NO(g)
起始量(mol)? 1? 2? 0? 0
转化量(mol)? x? x? x? x
平衡量(mol)? 1-x? 2-x? x? x
所以有(1-x)︰(2-x)=1︰6,解得x=0.8,所以平衡常数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