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单独占据1个原子轨道的电子)数为2的是
A.O
B.N
C.F
D.Cu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A
A、1s22s22p4,p轨道中有两个末成对电子;B、1s22s22p3,p轨道中有三个末成对电子;C、只有一个末成对电子;D、[Ar]3d104s1,只有一个末成对电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组元素按第一电离能增加顺序排列的是(?)
A. Li、Na、K?B.B、Be、Li?C.O、F、Ne? D. C、P、Se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Li、Na、K?,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B.B、Be、Li,Be的2s全满,故第一电离能大于Li;
C.O、F、Ne 逐渐增大;
D. C、P、Se,P的3p处于半满,第一电离能大于Se。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Cs和131I,其中有关127I与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7I与131I互为同位素
B. 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27I与131I是同分异构体
D.I与Cl均属ⅦA族,I比Cl活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在表示元素原子的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的是质子数,左上角表示的是质量数。131I和127I 的质子数相同,都是53,但质量数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正确的答案是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01年11月,意大利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的氧分子(O4),关于O4说法正确的是(? )
A.与O2互为同位素
B.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C.是氧元素的新单质
D.它不是氧的一种单质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O4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新的单质,是O2的同素异形体。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mD>HmC;②
、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Am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2)?
、
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能证明其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E的单质通入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常温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m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溶液的溶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5)?在A、B、C、E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参考答案:
(14 分?每空2分)(1)
(2)S2-+Cl2=2Cl-+S?(3)Cl2+2OH-=Cl-+ClO-+H2O
(4)H2S+OH-=HS-+H2O离子键 和共价键(极性键)(5)Na? S
本题解析: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所以A是Na,B是Al。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则D是氧元素。热稳定性:HmD>HmC,所以m=2,C是S元素。
、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E是氯元素。
(1)H2S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所以其形成过程是
。
(2)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S2->Cl-。非金属性较强的能够置换出非金属性减弱的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2-+Cl2=2Cl-+S。
(3)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是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4)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m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则生成物应该是NaHS,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S+OH-=HS-+H2O。NaHS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5)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符合条件的是Na和S。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