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酸性不同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mol/L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________量取10.00?mL?1?mol/L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到两个锥形瓶中;
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________;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________;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________,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的量筒.
A.100?mL B.200?mL C.500?mL
(3)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 ________.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实验题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D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小组同学通过类比思维,认为C装置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Na2O2+2SO2=2Na2SO3+O2。该小组同学类比思维的类比理由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去掉B装置,将SO2直接和
Na2O2反应,则不能证明实验中产生的O2是由SO2和Na2O2反应所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第2小组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3+,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已知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可解离出K+、Al3+和SO42-,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明矾中何种离子起净水作用,做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1)
有同学认为以上方案中只是证明了Al2(SO4)3可以净水,K+没有净水作用,但不能确定Al3+和SO42-能否净水,不够完善。请你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报告并将你完善实验所用的试剂及目的填入下表中
(2)
5、实验题 (8分)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 mol·L-1Na2S2O3溶液(显碱性),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
试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应使用____________式滴定管。
(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且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4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