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段BD表示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8.4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______mol.
(2)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烧瓶底部应事先放置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1)铁与水蒸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4H2O?△?.?Fe3O4+4H2,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因铁的化合价升高,所以铁作还原剂,水中氢的化合价降低,水作氧化剂;根据3Fe+4H2O(g)?△?.?Fe 3O4+4 H2;方程式中反应3mol铁原子转移8个电子,设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X,
? 3Fe≈8e-
3×56? 8
8.4g? x
3×568.4g=8x
解得:x=0.4mol,
故答案为:3Fe+4H2O(g)?△?.?Fe 3O4+4H2;H2O;Fe;0.4;
(2)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点燃加热仪器的顺序要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本实验中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强热的条件下反应,应该先点燃酒精灯,
故答案为:铁粉的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酒精灯;酒精喷灯;
(3)因为反应物为水蒸气与铁,所以这里加热的目的就是提供水蒸气,烧瓶底部应事先放置碎瓷片,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沸腾事故发生,
故答案为:为实验提供水蒸气;碎瓷片;防止暴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0分)向含有0.8 mol的稀硝酸中慢慢加入22.4 g的铁粉,假设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Fe+HNO3(稀)―→Fe(NO3)3+NO↑+H2O
(1)写出这两个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2)正确表达这两个阶段反应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的关系
?
?
?。
(3)在图中画出溶液中Fe2+、Fe3+、NO的物质的量随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图象(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1)Fe+4H++NO=Fe3++NO↑+2H2O? 2Fe3++Fe=3Fe2+
(2)①加入Fe粉为0~0.2 mol时,存在形式为Fe3+;
②加入铁粉为0.2~0.3 mol时,存在形式为Fe2+和Fe3+;
③加Fe粉为n(Fe)≥0.3 mol时,存在形式为Fe2+。
(3)如图: 
本题解析:(1)第一阶段的离子方程式为:Fe+4H++NO=Fe3++NO↑+2H2O。第二阶段加入的Fe会将生成的Fe3+还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第一阶段中0.8mol硝酸消耗铁粉0.2mol,产生Fe3+0.2mol,第二阶段消耗铁粉0.1mol,产生Fe2+0.3mol,所以当铁粉加入量大于0.2mol小于0.3mol时,既有Fe3+,又有Fe2+。
(3)此过程的图像为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各个阶段Fe的存在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8分)黄铜矿的主要成分X是由Cu、Fe、S三种元素组成的复盐,其中Cu、Fe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7;将m?g?X粉末全部溶于200?mL的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至?2.12?L时测得其pH=0;将稀释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浓度为6.
05 mol/L的NaOH溶液,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0.600 mol/LBa(NO3)2溶液,两溶液中均生成沉淀,且沉淀的质量随所加溶
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

(1)请通过计算确定:m=________。
(2)X的摩尔质量为368 g/mo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Fe、Cu的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每份13.2 g,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
,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与剩余金属的质量见下表(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稀硝酸体积/mL
| 100
| 200
| 300
| 400
|
剩余金属质量/g
| 9.0
| 4.8
| 0
| 0
|
NO体积/L
| 1.12
| 2.24
| 3.36
| V
|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④中V=________。
参考答案:(8分)
(1)解:依题意,m?g?X中:n(Cu)∶n(F
e)=1∶1
2n(Cu2+)+3n(Fe3+)=6.05mol·L-1×0.2 L×2-1 mol·L-1×2.12 L
故:n(Cu)=n(Fe)=0.06 mol
又,n?(S)=0.6 mol·L-1×0.1 L×2?=?0.12 mol
因此:m?g=m(Cu)+m(Fe)+m(S)=0.06 mol×64g·mol-1+0.06 mol×56 g·mol-1+0.12 mol×32 g·mol-1=11.04 g(?即m?的值为11.04)
(2)解:设X的化学式为(CuFeS2)n,则?(64+56+32×2)×n?=3
68,n=2;故X的化学式为Cu2Fe2S4
(3)① 3Fe+8H++2NO3—=3Fe2++2NO↑+4H2O ② V=4.48 L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5、简答题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稀氨水,CO2等
请写出你所设计的方案中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参考答案:方案一:若①为盐酸,则在①得到滤液中含有铝离子、铁离子,滤渣为二氧化硅.②为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离子,将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进入②得到滤液.试剂③为二氧化碳,将偏铝酸根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加热分解得氧化铝.
①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2Cl3+3H2O.
故答案为: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2Cl3+3H2O;
②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与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AlCl3+4NaOH═Na〔Al(OH)4〕+3NaCl,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故答案为:AlCl3+4NaOH═Na〔Al(OH)4〕+3NaCl,FeCl3+3NaOH═Fe(OH)3↓+3NaCl;
③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Na〔Al(OH)4〕+CO2═Al(OH)3↓+NaHCO3,
故答案为:Na〔Al(OH)4〕+CO2═Al(OH)3↓+NaHCO3;
④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
故答案为:2Al(OH)3?△?.?Al2O3+3H2O.
(或若①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在①得到滤液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硅酸根离子,滤渣为氧化铁.②为盐酸,除去硅酸根离子,将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铝离子,进入②得到滤液.试剂③为氨水,将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加热分解得氧化铝.
①Al2O3+2NaOH+3H2O═2Na〔Al(OH)4〕、SiO2+2NaOH═Na2SiO3+H2O;
②Na〔Al(OH)4〕+4HCl═AlCl3+NaCl+4H2O、Na2SiO3+2HCl═H2SiO3↓+2NaCl;
③AlCl3+3NH3?H2O═Al(OH)3↓+3NH4Cl;④2Al(OH)3═Al2O3+3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