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一定量的金属钠进行如下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
A.放入足量的盐酸中
B.放入足量的水中
C.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D.用刺有小孔的铝箔包好,放入足量水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Fe,Mg,Al分别与足量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比为( )
A.2:3:1
B.2:2:3
C.3:2:1
D.1:3:2
参考答案:Fe,Mg,Al分别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Fe+2HCl═H2↑+FeCl2,
Mg+2HCl=MgCl2+H2↑,
Al+3HCl═32H2↑+AlCl3,
设铁、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根据反应式可知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2mol,3mol,
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3,消耗等浓度盐酸的体积之比也为2:2:3.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可作为却气体的是(?)
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Mg和Al的总质量为8 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镁、铝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铝以及氢气。根据图像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并没有立即生成白色沉淀,这说明稀硫酸的是过量的。即氢氧化钠首先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然后在分别与硫酸镁、硫酸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铝又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根据图像可知,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水240ml-200mol=40ml。而沉淀减少了0.35mol-0.15mol=0.20mol,这说明氢氧化铝是0.2mol,氢氧化镁是0.15mol,所以镁和铝的总的质量是0.15mol×24g/mol+0.2mol×27g/mol=9g,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是0.3mol+0.15mol=0.4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0.08L。根据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0.04L=5.0mol/L。则沉淀最大值是生成硫酸钠是(0.2L×5mol/L)÷2=0.5mol,所以稀硫酸的浓度是0.5mol÷0.5L=1.0mol/L,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的原理,然后再结合图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设计实验探讨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和向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现象是否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溶解,最后生成物为Na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
+2H2O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振荡后立即消失,继续滴加AlCl3溶液直至过量时,又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消失。这是因为反应开始时,由于NaOH溶液过量,滴入的AlCl3和NaOH作用转化为NaAlO2,当加入过量AlCl3时,AlCl3和NaAlO2在溶液里发生反应,生成沉淀Al(OH)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
+2H2O,Al3++3
+6H2O==4Al(OH)3↓
综上所述,二者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一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