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2A?
B + 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若B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呈___________态;
(3)?若A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态,C为__________态;
(4) 若A、B、C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_____移动(填
正向、逆向、不)
参考答案:(1)_吸热?;(2)? __气_______;(3)? B为__气__态,C为__气__态;(4) __不_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②⑧? B.④⑦? C.①③? D.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于平衡状态的判断,一定要根据实际反应分析选项,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只有在平衡状态下具备的性质才能作为“标志”。本题中的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可逆反应。②在反应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都符合。⑧可能是平衡状态,也可能不是平衡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在500℃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下面反应:2SO2(g)+O2(g)

2SO3(g),经10秒后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SO3的浓度为0.9mol/L.求:
①SO2的转化率为______;?②O2的平衡浓度为______;?③S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1)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为n(SO3)=2L×0.9mol/L=1.8mol,
所以参加反应的SO2的物质的量为n(SO2)=n(SO3)=1.8mol.
SO2的转化率为1.8mol2mol×100%=90%
故答案为:90%
(2)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O2)=12△c(SO3)=12×0.9mol/L=0.45mol/L,
所以O2的平衡浓度为1mol2L-0.45mol/L=0.05mol/L.
故答案为:0.05mol/L
(3)10秒后内,以SO3表示速率为v(SO3)=0.9mol/L10min=0.09mol/(L?min),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SO2)=v(SO3)=0.09mol/(L?min),
故答案为:0.09mol/(L?min)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4分)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某研究小组分别在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 编号
| 温度 /℃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
CO
| H2O
| CO2
| H2
|
①
| 650
| 1
| 2
| 0.4
| 0.4
| 5
| 16.4kJ
|
②
| 650
| 2
| 4
| ?
| ?
| t1
| Q1 kJ
|
③
| 900
| 2
| 4
| 1.6
| 1.6
| t2
| Q2 kJ
|
(1)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容器③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3)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这段时间,化学反应速率v (H2) =?。
(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容器①和容器②中CO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2 > Q1> 32.8 kJ
c.达到平衡的时间:t2> t1>2.5 min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g)+H2O(g)
?CO2(g)+H2(g)?△H=-41 kJ/mol
(6)容器②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若用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参考答案:(1)0.17(2分)
(2)80℅(2分)?
(3)0.04mol·L-1?min-1(2分)
(4)吸热(2分);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2分)
(5)a(2分)
(6)c(Na+)> c (CO32-)>c(HCO3-)>c(OH-)>c(H+)(2分)
本题解析:(1)②和①为等效平衡,转化率相等,为40%,所以K=(0.8×0.8)/(1.2×3.2)=0.17。
(2)CO2的量为1.6mol,所以CO也转化了1.6mol,转化率为1.6/2=80%。(3)v (H2) =0.4/(2×5)=0.04mol·L-1?min-1。(4)比较反应②、③,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所以为吸热。(5)a.①和②为等效平衡所以体积分数相等,a正确。b.达到平衡后Q2 > Q1="32.8" kJ,b错。c.由于③的温度比②高,所以③的反应速率更快,时间更短,c错。d.△H>0,d错。(6)按照方程式计算,碳酸钠有0.4mol,碳酸氢钠有0.05mol,而碳酸根发生水解,浓度比钠离子低,其次是碳酸氢根,而由于碳酸根水解,碳酸氢根水解,氢氧根离子比氢离子浓度高,即:c(Na+)> c (CO32-)>c(HCO3-)>c(OH-)>c(H+)。
点评:本题将化学反应平衡与盐类水解相结合,考点综合,学生需牢固掌握这两部分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
N2(g)+2CO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以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
A.不断向装置中鼓入空气
B.提高反应装置的温度
C.降低反应装置的压强
D.在反应装置中装入碱石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提高尾气处理效果实质是使平衡向右移动。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平衡向左移动,A错误;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B错误;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降低压强,平衡向左移动,C错误;在反应装置中装入碱石灰,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平衡向右移动,D正确。
点评:本题是勒沙特列原理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