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或表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称取1.06g碳酸钠固体溶于100mL水中,配制成0.1mol/ L的溶液
B.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以制取纯净的Na2CO3溶液
C.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
D.向水中加入乙醇来减缓钠与水的反应速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溶液的体积是0.1L,而不是溶剂是0.1L;B不正确,CO2过量时,生成的碳酸氢钠;C不正确,一方面不能排除Ag+,另一方面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SO32-,所以也不能排除SO3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下列操作对所得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在横线上填写“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②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且移动了游码:?;
③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
④所用容量瓶中,内壁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5) ①偏高?②偏低?③偏低?④无影响
本题解析:①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读数偏大,从而使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②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且移动了游码,使得称量的物质变少,故所得溶液浓度偏低。
③转移时不慎将溶液倒在瓶外,使得物质损失,配得的溶液浓度偏低。
④所用容量瓶中,内壁残留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
点评:考查操作方法对溶液浓度的影响,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配溶液的溶质量的变化,从而确定浓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蒸发皿④试管⑤烧瓶,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A.②④
B.①⑤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烧杯和烧瓶在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其余是不需要的,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
(1)下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①.甲同学用下列方法检验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请问能否达到目的??(填能或否)
关闭止水夹a和b,从A处烧杯中加入水,使干燥管与烧杯中液面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利用上图所示发生装置可以制取下列?气体。
A.Cl2
B.CO2
C.NH3
D.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