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括号内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甲烷中的甲醛(水,洗气)
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
D.苯中的苯酚(浓Br2水,过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甲醛易溶于水,而甲烷不溶于水,所以可以通过水来除去甲烷中的甲醛,A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气体,又混入新的杂质,B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能促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所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浓溴水可以和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生成的白色沉淀三溴苯酚易溶解在苯中,因此要除去苯中的苯酚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氯碱工业中,原料盐中的杂质离子危害很高,能破坏离子膜,以下对Ca2+、Mg2+、Fe3+、SO42-除去顺序不合理的是? ( )。
A.BaCl2、NaOH、Na2CO3
B.BaCl2、Na2CO3、NaOH
C.NaOH、BaCl2、Na2CO3
D.Na2CO3、BaCl2、NaOH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除杂原则是每一种试剂必须过量,不能引入杂质离子,或者引入的杂
质离子利用后加试剂能除去。而D选项加入BaCl2后,再加NaOH时不能将
过多的钡离子除去,从而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溶液Y中含Na+,不含K+
|
C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 出现白色沉淀
|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一定是硫酸钡,但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如果溶液中含有SO32-,也可以被氧化生成SO42-,所以A不正确;B、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含有钠离子。但由于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因此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B不正确;C、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则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弱,C不正确;D、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固体,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 )
A.整个溶液变紫色
B.整溶液变为棕黄色
C.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D.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