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A.在江河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C.在CaCl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看不到沉淀
D.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河流本身携带的泥沙以胶体形式存在,由于入海口处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为主),使得胶体溶液发生聚沉。
B 盐卤就是电解质溶液,而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发生聚沉。
C 两种溶液不反应,所以看不到沉淀,跟胶体无关
D 墨水是胶体,不同牌号的墨水混合,会使胶体发生聚沉。故选C 。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FeCl3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B.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D.萃取和洗气过程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光束通过胶体和溶液,胶体中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没有,A正确;过滤操作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正确;植物油与水互不相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正确;萃取过程是物理变化、洗气过程可能发生物理变化也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错误。
点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是物理变化;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发生化学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g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会带出结晶水,即1.06 g无水Na2CO3会生成2.86gNa2CO3·H2O。由于原溶剂减少,所以会在析出晶体,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陶瓷工业生产中往往由于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解决的方法是:将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陶土粒子直径达到10-9—10-7 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聚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除去氧化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陶土 ;氧化铁; 因为在胶体中,陶土和氧化铁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带负电荷的陶土向电源正极移动,而带正电荷的氧化铁则向负极移动
本题解析:在胶体中,陶土和氧化铁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带负电荷的陶土向电源正极移动,而带正电荷的氧化铁则向负极移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C.向煮沸的1mol/L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D.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也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A错误;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制备Fe(OH)3胶体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C错误,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