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是(?)
A.水
B.铝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和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中,铝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水做氧化剂,铝做还原剂,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铝在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铝和NaOH溶液反应氧化剂是水,选A 。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NaClO3+Na2SO3+H2SO4= 2ClO2↑+2Na2SO4 +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Na2SO3是还原剂
C.NaClO3发生氧化反应
D.H2SO4被还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ClO3-→ClO2,化合价由+5价变为+4价,化合价降低,故错;C、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错;D、H2SO4中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是很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苯的结构简式C6H6
B.乙烷的结构式CH3CH3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正确,苯的结构简式是
;B不正确,乙烷的结构式应该是
;C不正确,四氯化碳的电子式是
,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水乳交融是物质的相似相容原理。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是油类等可燃性物质遇火燃烧的现象。是化学反应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高温变性,是化学变化。正确。C.石头大多由大理石(即碳酸钙)其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随着水流走了.绳锯木断是时间长植物纤维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错误。D海市蜃楼是空气中的尘埃达到胶体颗粒的大小而对光的散射作用,即丁达尔现象。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溶液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的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上述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氧气的体积是
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