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Fe2Ox是还原剂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y
D.SO2发生了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SO2转化为S,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MFe2Ox是还原剂;
B、催化剂又称触媒,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
C、MFe2Ox是还原剂,反应中化合价升高,M化合价不变;
D、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解答:A、反应中,二氧化硫变成S,化合价由4→0,被还原,作氧化剂,故MFe2Ox是还原剂,故A正确;
B、催化剂反应前后不会消耗,SO2转化为S,减少了,故二氧化硫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MFe2Ox是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由于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故负价数增加,氧原子数目增多,故y>x,故C错误;
D、反应前没有单质参加,不符合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要求,故不是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反应类型、催化剂判断,重点考查阅读、处理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会产生有色气体的是
A.Zn与H2SO4
B.NH4Cl与浓NaOH溶液
C.NaHCO3与稀H2SO4
D.Cu与浓HNO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气为无色气体;
B.氨气为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D.二氧化氮为红棕色的气体.
解答:A.Zn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得到无色气体,故A不选;
B.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得到无色气体,故B不选;
C.NaH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得到无色气体,故C不选;
D.Cu与浓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得到红棕色气体,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气体的颜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导致下列污染的主要原因与高分子化合物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
D.白色污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酸雨的主要成因是SO2;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NO2与NO在空气中排放引起的;③温室效应是空气中CO2的大量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铝热反应(如2Al+Fe2O3
Al2O3+2Fe)中,铝的作用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催化剂
D.干燥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该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
解答:该反应2Al+Fe2O3
Al2O3+2Fe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铝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铝是还原剂,故选A.
点评:本题以铝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及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为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是
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C.易溶于强酸、强碱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
B、根据硅酸盐中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来书写;
C、硅酸盐能和强酸反应;
D、硅酸盐性质稳定.
解答:A、硅酸铜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BaCuSi2Ox中x为6,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故A正确;
B、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硅酸铜钡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故B正确;
C、BaCuSi2O6是弱酸盐,所以能和强酸反应,和强碱不反应,故C错误;
D、BaCuSi2O6中铜显+2价,二价铜离子不容易被还原,所以性质较稳定,不容易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硅酸盐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时书写顺序即可解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