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未配平):A+B→C+D+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A为紫红色金属,D为无色刺激性气体,请写出符合上式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C、D均为气体(其中C有颜色)且分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比,则符合上式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若A、C、D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应是歧化反应,氯气与强碱的反应符合转化关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2)A为紫红色金属,A是Cu,生成D为无色刺激性气体,应是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
(3)若C、D均为气体(其中C有颜色)且分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比,应是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十4HNO3(浓)△.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十4HNO3(浓)△.CO2↑+4NO2↑+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8分) A、B、C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D为无色液体,E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试回答:

(1)E的电子式是?。
(2)单质X和B或D均能反应生成黑色固体Y,Y的化学式是?。
(3)物质Z常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和水果保鲜等。Z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Z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Z和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B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取0.3 mol F与足量D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再通入0.2 mol E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的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不考虑H+)?。
参考答案:(8分)(1)
?(2 分)
(2)
(2分)
(3)
?(2 分)
(4)
(2 分)(缺少离子不得分)
本题解析:推断题要准确抓住突破口:常温下D为无色液体,可以知道D是H2O,又E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E是CO2。因为A、B、C是单质,则A是H2、B为O2、C是碳,H2O和CO2都可以与Na2O2生成O2,所以F为Na2O2。能与氧气或水都能生成黑色固体的,则应该是铁,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氧气组成元素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的是臭气,臭氧与酸性碘化钾反应注意化合价升降相等进行配平。0.3 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0.6mol的NaOH,与0.2mol的CO2反应,得到0.2mol的Na2CO3,剩余0.2molNaOH,因为CO32—水解,则离子浓度的大小:
。2O、CO2、Fe、Na2O2等物质性质,同时通过方程式的书写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通过离子浓度的比较考查化学计算及盐类的水解。
点评:本题起点低,较容易推断各种物质,但是在答题中难度逐渐增大,尤其最后一问,考查学生较强的计算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题属于难度较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推断题 用惰性电极电解A的溶液,在一定条件下,B、C、D、E、 ?F有如图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E随意排放造成对大气的污染,往A的溶液中慢慢滴入一种溶质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溶液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所得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与一种营养物质反应,析出一种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F:___________。 ?
(2)电解400?mL?0.10?mol/L?A的溶液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阴极产生0.?224?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后,要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溶液的质量和浓度),则需要加入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3)将0.22?mol?E和0.10?mol?B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E(g)+B(g)
2F(g),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0?mol?F,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45?mol?B和0.?01?mol?F,此时v(正)____(填“>”、“=”或“<”)v(逆);重新达到平衡后,E的转化率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F的体积分数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参考答案:(1)AgNO3;NO2
(2)4OH--4e-=2H2O+O2↑;4.82
(3)13.?9;>;增大;减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推断题 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6I-+ClO3-+6H+=3I2+Cl-+3H2O
(3)2H2O2
2H2O+O2↑或2KMnO4
K2MnO4+MnO2+O2↑(答案合理即可)
(4)5.6×10-4mol·L-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5分)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H的电子式:?
(2)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A为单质,C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D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实验需要检验出C、D、E三种气体产物,三种气体检验的先后顺序是?(用化学式填空),在检验D气体前,需除去C气体,所用试剂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已知:A(s)+O2(g) =AO2(g)?△H=-393.5kJ·mol-1
2A(s)+O2(g) =2AO(g)?△H=-221.0kJ·mol-1
则A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碳酸钙反应,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物质,它的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3)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常见一元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种气体,且B遇盐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4)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种强酸,B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且B的水溶液显碱性,A、B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当A过量时,C及D均易溶于水,则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15分)(1)
(1分)
(2)C+2H2SO4(浓)
CO2↑+2SO2↑+2H2O(2分)
①H2O、SO2、CO2 (1分),酸性KMnO4溶液(1分),
(2分)
②CO(g)+ 1/2 O2(g)=CO2(g)?△H=-283.0kJ·mol-1(2分)③5.6×10-5mol/L(2分)
(3)2OH-+NH4++HSO3-
NH3↑+2H2O+SO32-(2分)
(4)4H++AlO2-=Al3++2H2O(2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无机框图题,关键是找准突破点。
(1)E为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所以E是水,F水过氧化钠。则G水氧气,H是氢氧化钠,其电子式是
。
(2)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判断,C是SO2,D是CO2。所以A是碳,B是浓硫酸,因此反应①的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
①检验CO2用澄清的石灰水,SO2用品红溶液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但由于SO2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且通过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首先检验的是水蒸气、其次是SO2,最后是CO2。SO2具有还原性,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SO2,方程式为
。
②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根据盖斯定律可知,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1/2 O2(g)=CO2(g)?△H=-283.0kJ·mol-1。
③设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x,则混合后CO32-和Ca2+的浓度分别是1×10-4mol/L和0.5x。所以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1×10-4×0.5x=2.8×10-9,解得x=5.6×10-5mol/L。
(3)根据B的性质可知,B是亚硫酸氢盐。由于D是一种气体,所以B是亚硫酸氢铵,因此方程式为2OH-+NH4++HSO3-
NH3↑+2H2O+SO32-。
(4)B是一种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且B的水溶液显碱性,这说明B是偏铝酸钠,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4H++AlO2-=Al3++2H2O.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