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氯化铵和消石灰;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碱石灰;干燥氨气
(3)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紫红色;2NH3+3CuO
N2+3Cu+3H2O
(4)试管内出现无色液体;氨水;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呈蓝色,用无水硫酸铜粉未检验,粉末变蓝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悬浊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加几滴稀硫酸
⑤再加热直至沸腾? ⑥加入碱液,中和直至溶液呈碱性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⑤③④⑥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淀粉水解的实验的步骤为:取少量纯淀粉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淀粉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由于水解完毕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然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所以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正确顺序为:①④②⑥③⑤,答案选C。
点评:该题紧扣教材基础知识,主要是考查了淀粉水解,以及新制Cu(OH)2悬浊液试剂与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的条件,注意该操作的前后顺序,题目较简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
(2)3×6.02×1023
(3)①品红褪色;品红褪色;②褪色的品红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4)Cl2+SO2+2H2O===2HCl+H2SO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无水氯化铝(AlCl3)是白色晶体,在178℃升华,易吸收水分,装有无水氯化铝的试剂瓶久置潮湿空气中,会自动爆炸产生大量白雾,氯化铝常作为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无水氯化铝,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活动.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______处酒精灯,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
(4)装置F的作用为:______.
参考答案:(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 ↑+2H2O,离子方程式为:4H++2Cl-+MnO2═加热.Cl2↑+2H2O+Mn2+;
故答案为:4H++2Cl-+MnO2═加热.Cl2↑+2H2O+Mn2+;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选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因题中要求制取纯净的无水CuCl2,所以要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且不引进新的杂质、氯气也和该物质不反应,所以选浓硫酸;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先通过氯气排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氯气与铝反应;根据在178℃升华,降温时能凝华以便收集,所以装置E的作用为收集氯化铝;
故答案为:A;收集氯化铝;
(4)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不能排空;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氯气和氧化钙、氢氧化钠能反应达到,所以可用碱石灰处理尾气;空气中有水蒸气,碱石灰还能吸收水蒸气,所以可作干燥剂.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E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13.7g某Na2CO3样品的纯度(其中只含NaHCO3杂质),选用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进行实验(②装置未画全)。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选择适当的仪器,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_?。
(2)加热时NaHC0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完成该实验尚缺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产生气体从装置④的?进入,从装置⑤的?进入(填接口序号)。
实验二:测定上述实验完成后剩余固体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
(4)加热后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数据分析及结论:
(5)加入盐酸至无气体产生时,生成CO2体积在标准状况时为2.24L,则Na2CO3样品的纯度为?。
误差分析:
(6)有同学认为实验一⑤中用水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7)有同学发现在实验—读取CO2体积时,⑥中液体的液面低于⑤中液体的液面,但未做任何处理,则a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