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
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在潮湿输送透气的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铜会和三氯化铁发生反应,铜溶解,故错。故选A。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原电池与电解池实验现象观察能力。难度易。学生平时多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对钢铁制品采取的措施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的是( )
A.保持表面干燥
B.表面镀锌
C.表面镶嵌铜块
D.与电源负极相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保持钢铁制品表面干燥,使金属不和水接触,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错误;B、在钢铁制品表面镀锌,采用的是牺牲阳极保护法,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错误;C、在钢铁制品表面镶嵌铜块,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做负极,可以加快腐蚀速率,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正确;D、将钢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采用的是阴极电保护法,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7分)甲、乙两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
②在乙池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写出乙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乙池转移0.02 mol电子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的体积是200 mL,则溶液混匀后的pH=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碳(C) 铁(Fe)?②Cu2++2e-===Cu
(2)①2Cl-+2H2O2OH-+H2↑+Cl2↑?②5Cl2+I2+6H2O===10HCl+2HIO3?③13
本题解析: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且甲池中Fe为负极,乙中Fe为阴极,C为阳极。
(1)均盛放CuSO4溶液时,甲池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乙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Cu2++2H2O2Cu+4H++O2↑。
(2)①均盛放NaCl溶液时,甲池中发生吸氧腐蚀,乙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H2OCl2↑+H2↑+2OH-,②Cl2再氧化I2,结合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利用电子守恒即得出方程式为5Cl2+I2+6H2O===10HCl+2HIO3.③2Cl-+2H2OCl2↑+H2↑+2OH-,因此每生成2 mol OH-,即转移2 mol e-,所以n(OH-)=n(e-)=0.02 mol, c(OH-)=
=0.1 mol/L,所以pH=13。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镍(Ni)镉(Cd)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碱性电池,至今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镉是致癌物质,故镍镉电池有逐渐被其它可充电电池取代的趋势。镍镉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Cd(s) + 2 NiOOH(s)+2 H2O(l)
Cd(OH)2(s) + 2 Ni(OH)2(s)
下列关于镍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是:Cd(s) - 2e-+2OH-(aq)=Cd(OH)2(s)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是:Ni(OH)2(s) - e-+OH-(aq)=NiOOH(s)+H2O(l)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还原
D.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正极区pH减小,但整个电池的pH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放电相当于原电池,充电相当于电解池。根据总反应式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d(s) - 2e-+2OH-(aq)=Cd(OH)2(s),因此负极周围pH减小。正极反应式为2NiOOH(s)+2H2O(l) +2 e-=2Ni(OH)2(s)+2OH-(aq),所以正极周围pH增大,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