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和酒精
B.除去Cl2中HCl
C.实验室制氨气
D.排水法收集H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碘与酒精互溶不能分液分离,错误;B、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一样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C、制取氨气不能用氯化铵分解,因为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和氨气遇冷又结合成氯化铵,错误;D、氢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除杂所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氢气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乙醇
C.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溴单质:氢氧化钠溶液
D.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浓溴水
参考答案:A.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若选择氢气会引入新杂质,一般利用溴水来除杂,故A错误;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若选择乙醇会引入新的杂质,一般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除杂,故B错误;
C.溴与NaOH反应,溴苯不溶于水,则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溴单质,选择氢氧化钠溶液成分反应后静置分液可除杂,故C正确;
D.苯酚与溴水反应,但溴易溶于苯,若选择浓溴水会引入新杂质,一般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除杂,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捕捉到的CO2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可减少碳排放
D.“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该方法过程中需高温分解石灰石制备氧化钙,故能耗大,正确;B、该过程中氢氧化钠、碳酸钙回收循环利用,正确;C、正确;D、该环节中生成的难溶物碳酸钙,直接过滤洗涤即可,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分,你将采取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9分)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
物?质
| 需加入的试剂
| 有关离子方程式
| 分离方法
|
HNO3(HCl)
| ?
| ?
| ?
|
CO(CO2)
| ?
| ?
| ?
|
Cu(Zn)
| 稀HCl
| ?
| 过滤
|
NaCl(Na2CO3)
| ?
| ?
| /
参考答案: 物?质 需加入的试剂 有关离子方程式 分离方法 HNO3(HCl4) 适量的AgNO3(aq) Ag++Cl_=" " AgCl↓ 过滤 CO(CO2) NaOH(aq) CO2+2OH_=CO32- +H2O 洗气 Cu(Zn) ? Zn2++2H+=Zn2++H2↑ ? NaCl(Na2CO3) 稀HCl CO32-+2H+=CO2↑+H2O /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