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
| ?化学式
| 熔点/ ℃
| 沸点/ ℃
| 密度/g.cm-3
| 在水中溶解度
|
甲
| C3H6O2
| -98
| 57.5
| 0.93
| 易溶
|
乙
| C4H8O2
| -84
| 77
| 0.90
| 易溶
|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
B.蒸发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密度、溶解性都是相似的。但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蒸馏法,答案选C。
点评: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据此可以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FeCl2(FeCl3):加入过量铁粉振荡,然后过滤
B.苯(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然后分液
C.乙醛(乙酸):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蒸馏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加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化铁能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A正确;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的苯酚钠,分液即可,B正确;乙酸和生石灰反应,生成乙酸钙,沸点高,蒸馏即可,C正确;D不正确,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除去,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答案选D。
点评: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铵盐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而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所以检验钠盐的方法是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该类试题学生需要明确的是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
B.Cl2
C.N2
D.C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质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体积也越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Br溶液(NaI)
| 溴水
| 萃取分液
|
B
| SiO2固体(CaCO3)
| 盐酸
| 过滤
|
C
| FeCl2溶液(FeCl3)
| 铁粉
| 过滤
|
D
| CO2气体(HCl)
| Na2CO3溶液
| 洗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正确,加入溴水后,NaI与溴水反应,生成碘单质,萃取分液即可除杂 B 正确,加入盐酸,CaCO3和盐酸反应,SiO2和盐酸不反应,过滤可除杂 C 正确,加入铁粉,FeCl3和铁粉反应生成FeCl2,过滤除去过量单质 D 错误,应该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可除去杂质。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