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向下列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最后一定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饱和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硝酸钙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故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Fe2O3FeCl3(aq)无水FeCl3
B.Al2O3NaAlO2(aq)AlCl3
C.NH3NOHNO3
D.饱和NaCl(aq)NaHCO3Na2C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3+水解,加热蒸发得不到无水FeCl3;
B、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铝;
C、氨气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被氧化为二氧化 氮,二氧化氮溶于水中得到硝酸;
D、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
解答: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3+水解Fe3++3H2O?2Fe(OH)3+HCl,加热蒸发HCl挥发,平衡向右移动,得不到无水
FeCl3,故A选;
B、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铝,故B不选;
C、氨气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中得到硝酸,故C不选;
D、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化合物、侯氏制碱法、盐类的水解等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其中为保证其不变质而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A.NaNO3
B.NaCl
C.Na2O2
D.Na2C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Na2O2能够与空气中的H2O、CO2作用而变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Ml?1mol/L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A.11.3g
B.32.3g
C.33.3g
D.35.3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Ml?1mol/L的Ba(OH)2溶液,当加入的?Ba(OH) 2完全形成沉淀时,所得固体质量最大,此时沉淀为Fe(OH)2与BaSO4来计算.
解答:当加入的?Ba(OH) 2完全形成沉淀时,发生反应:(NH4)2Fe(SO4)2+Ba(OH)2=BaSO4↓+Fe(OH)2↓+(NH4)2SO4,所得固体质量最大,此时沉淀为Fe(OH)2与BaSO4,故沉淀的质量最大为0.1×233+0.1×107=34g,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Ba(OH) 2完全形成沉淀时,发生反应(NH4)2Fe(SO4)2+Ba(OH)2=BaSO4↓+Fe(OH)2↓+(NH4)2SO4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青花瓷》中所描绘的“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等图案让人赏心悦目,但古瓷中所用颜料成分一直是个谜,近年来科学家才得知大多为硅酸盐,如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下列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BaO·CuO·2SiO2
B.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C.易溶解于强酸和强碱
D.x等于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蓝紫色的硅酸铜钡(BaCuSi2Ox,铜为+2价)X=6.可以表示为BaO·CuO·2SiO2?,性质稳定,不易脱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