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硝酸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浓HNO3和Cu反应,有NO2气体放出
B.硝酸跟碳酸钠反应,有CO2放出
C.稀HNO3和硫化亚铁反应,有H2S放出
D.硝酸加热时有NO2和O2放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SO42-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投入到稀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B.将铁片投入到冷的稀硝酸中,铁片不溶解
C.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直至无色
D.打开盛浓硝酸的瓶盖,有白雾出现
参考答案:A.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为无色气体,故A错误;
B.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水和一氧化氮,可溶解,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气体颜色变浅,如全部生成一氧化氮,则颜色为无色,故C错误;
D.浓硝酸易挥发,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可形成酸雾,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O2 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B.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C.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用铝箔包住(铝箔上刺些小孔)按入水中,另一块直接投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铵;
B.硝酸亚铁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
C.沉淀可能为AgCl,应先加盐酸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D.Al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A.将CO2 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BaCl2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铵,观察到白色沉淀,故A错误;
B.硝酸亚铁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所以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故B正确;
C.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沉淀可能为AgCl,还可能含Ag+,应先加盐酸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故C错误;
D.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用铝箔包住(铝箔上刺些小孔)按入水中,另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因Al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用铝箔包住的钠块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氨气的性质、钠的性质、铝的性质及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涉及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注重常考考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
B.23g NO2和N2O4混合气含有0.5NA个氮原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浓硝酸易挥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