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适量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 产生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
|
B
|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C
|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 橙红色
| 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溴离子
|
D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呈蓝绿色
| 只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2、实验题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6分)喷泉实验是一个有趣实验。现有250mL的烧瓶充满某种气体进行实验。设玻璃导管长35cm,胶 头滴管中可挤出0.50mL水。(不考虑溶质的损失)
 (1)0.5mL水中至少要溶解毫升该气体(标准状况),水才能从尖嘴管喷出(假设水面保持不变)? (2)下列气体能做成喷泉实验的是____。(少选、错选不计分)
气体
| A
| B
| C
| D
| E
| 溶解度(标况)
| 2.6
| 40
| 5.8
| 10.2
| 23.1
| (3)假设NO2能进行喷泉实验,实验后该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SO2气体的还原性较强,不能使其通过浓硫酸干燥 B.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用图1装置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D.用图2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5、实验题 (8分)某工厂为除去所排放废气中的Cl2对 环境的污染,设计如下除氯方案:将含Cl2的废气通过盛有铁粉的FeCl3溶液即可有效除去Cl2,整个过程只要定期补充铁粉即可。写出除氯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本方案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