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B.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2NO2?(g)?N2O4?(g))
C.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的生成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参考答案:A.因为氨水中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向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加压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利于SO2的生成,不存在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C选;
D.存在2SO2+O2催化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
kJ·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已知CO2可以生产绿色燃料甲醇。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187.4 kJ/mol。3000C时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C(CO2) = 1.00 mol.L-1?C(H2) =" 1.60" mol.L-1开始反应,结果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催化剂I时,反应在10小时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mol.(L.h)-1。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充入氩气増大压强有利于提髙CO2的转化率
C.CO2平衡转化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II比催化剂I高
D.催化效率: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催化剂II比催化剂I高
(3)根椐图中数据,计算此反应在3000C时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箅过程)
(4)将上述平衡体系升温至400°C, 平衡常数:K(4000C) ______ K(3000C) (填<、=或> )。
(5)其它条件不变,若上述反应在催化剂Ⅱ,400°C下达到平衡,请在上图画出CO2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
参考答案:(16分)(1) 0.054?(3分)(2)? A D?(4分)
(3)? K="0.050" (L/mol)2?(4分)?(4)? <?(2分)? (5)
?(3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使用催化剂 I时,反应在10小时时CO2的转化率是0.18,则消耗C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8×1.00mol/L=0.18mol/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8mol/L×3=0.54mol/L,所以氢气的反应速率是0.54mol/L÷10h=0.054mol/(L·h)。
(2)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因此密度始终是不变的,则A正确;充入氩气増大压强,但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则CO2的转化率不变,B不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则转化率是不变的,C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在催化剂Ⅱ时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的时间少,催化效率高,D正确,答案选AD。
(3)?CO2(g) + 3H2(g)
CH3OH(g)? +? H2O(g)
起始浓度(mol/L)? 1.00? 1.60? 0? 0
转化浓度(mol/L)? 0.20? 0.60? 0.20? 0.20
平衡浓度(mol/L)? 0.80? 1.00? 0.20? 0.20
所以平衡常数K=
(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常数:K(4000C)<K(3000C)。
(5)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减少,但CO2的转化率降低,所以图像是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纳米钴(Co)常用于CO加氢反应的催化剂,500 K时有催化反应:CO(g)+3H2(g)
CH4(g)+H2O(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B.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浓度减小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CO催化加氢
D.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H2O(g)能加快正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加压平衡正向移动,但移动的结果不能抵消条件的改变,CO的浓度还是增大的,B项错误;工业生产的温度应考虑催化剂的活性温度,C项错误;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水蒸气,反应速率减慢,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气)+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A、B、C?的分子数比为1:1:2
②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单位时间生成n摩尔A,同时增加2n摩尔C
④平衡体系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①、平衡时A、B、C?的分子数比可能为1:1:2,可能不是1:1:2,与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转化率有关,故①错误;
②、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增加2nmolC,生成2nmolC需要消耗nmolA,单位时间内A的生成与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到达平衡,故③正确;
④、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④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