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请观察下图装置(小试管内塞有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棉花球变蓝,B中冒气泡且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刚开始时A 中有气泡产生,小试管内有液滴出现
(2)防止倒吸(或先从两烧杯移去导气管后再移去酒精灯)
(3) 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产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电石浆是氯碱工业中的一种废弃物,其大致组成如表所示:
| 成分 | CaO | SiO2 | Al2O3 | Fe2O3 | MgO | CaS | 其他不溶于酸的物质 质量分数(%) 65~66 3.5~5.0 1.5~3.5 0.2~0.8 0.2~1.1 1.0~1.8 23-26
|
用电石浆可生产无水CaCl2,某化工厂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已知氯化钙晶体的化学式是:CaCl2?6H2O;H2S是一种酸性气体,且具有还原性.
(1)反应器中加入的酸应选用______.
(2)脱色槽中应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设备A的作用是______;设备B的名称为______;设备C的作用是______.
(3)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将废气H2S通入吸收池,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吸收剂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A.水B.浓硫酸C.石灰乳D.硝酸
(4)将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重新引入反应器的目的是______.
(5)氯碱工业电极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1)因要生产CaCl2,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所以应选用盐酸,故答案为:盐酸;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进行溶液脱水.A后是结晶池,故A应为蒸发浓缩;从B中有母液出来,故B为过滤器.B中得到晶体,所以需要脱水干燥,才能得到CaCl2产品,
故答案为:活性炭;蒸发浓缩;过滤器;脱水干燥;
(3)H2S为酸性气体,应用碱液吸收,故选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CaS+2H2O,
故答案为:C;Ca(OH)2+H2S=CaS+2H2O;
(4)设备B中产生的母液含有氯化物,回收利用,可以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故答案为:对母液回收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5)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电解反应为:2Cl--2e-=Cl2↑,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反应为:2H++2e-=H2↑;
故答案为:阳极为2Cl--2e-=Cl2↑,阴极为2H++2e-=H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中从海藻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写出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提供选择的有机试剂为______
A.酒精、四氯化碳B四氯化碳、苯C.汽油、醋酸D.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为不溶性固体与溶液的分离,则为过滤操作,②为氯气与NaI的反应,该反应为2NaI+Cl2═2NaCl+I2,
故答案为:过滤;2NaI+Cl2═2NaCl+I2;
(2)萃取剂不能与水混溶,酒精、醋酸、甘油均不能作含碘溶液的萃取剂,故答案为:B;
(3)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主要涉及灼烧、溶解过滤及分液、蒸馏等操作,过滤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分液需要分液漏斗等,缺少的仪器为过滤、分液漏斗,故答案为:过滤、分液漏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单质碘有非常重要的用途,它的制备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海带、海藻燃烧后所得的灰份中含I-,从中获得I-,由I-制备I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
(1)步骤①中灼烧海带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坩埚钳、铁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和______(填字母).
A.试管B.瓷坩埚C.烧杯D.量筒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④中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B.新制氯水
C.酸性KMnO4溶液D.3%H2O2溶液和稀H2SO4混合液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⑤中,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还可以用下列______(填字母)来提取碘.
A.乙酸B.四氯化碳C.酒精D.己烷
(5)步骤⑤中,为了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如果看到______,则证明溶液中还含有碘.
(6)步骤⑤中为了得到含碘苯溶液,某学生设计了以下操作步骤:
a.将含碘的水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的苯
c.分离出下层液体
d.分离出上层液体,即得到含碘苯溶液
以上设计中有遗漏的操作.应该在步骤______(填字母)后,增加操作:______.
方法二:从智利硝石中获得碘酸钠(NaIO3),再用NaHSO3把碘酸钠还原为I2.实际生产中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用适量的NaHSO3将碘酸钠还原成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3-+3HSO3-=I-+3SO42-+3H+;
第二步:向所得的酸性I-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钠(NaIO3)溶液便有碘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方法一、(1)固体的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实验仪器有坩埚钳、铁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和瓷坩埚,
故答案为:B;
(2)由悬浊液得到溶液,应进行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3)步骤④中选择氧化剂时,要考查尽量不引入新的杂质,可选用3%H2O2溶液和稀H2SO4混合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
故答案为:D;2I-+H2O2+2H+═I2+2H2O;
(4)乙酸和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四氯化碳和己烷不溶于水,且碘在二者中的溶解度较大,可用作萃取剂,故答案为:B、D;
(5)淀粉与碘变蓝色,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溶液分层,且下层为紫红色,则可用淀粉或四氯化碳检验,
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或CCl4;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6)萃取时,加入萃取剂之后,应充分振荡,使碘和萃取剂充分接触、溶解,达到萃取的目的,
故答案为:b;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方法二、IO3-与I-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
故答案为:IO3-+5I-+6H+=3I2+3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 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C______,D__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
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⑴赶走装置中空气含有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⑵碱石灰?无水CaCl2(或P2O5等)?碱石灰⑶偏低?无影响?偏低⑷21m2/11w
本题解析:该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测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解题时必须结合实验装置和物质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将混合物加热,产生H2O(g)、CO2等气体,应在C、D中分别吸收,由干燥剂的性质知应先吸收水,再吸收二氧化碳,即C中的干燥剂吸水后不能吸收CO2。由D的增重(NaHCO3分解产生的CO2的质量)可求出NaHCO3质量。由C的增重(Na2CO3·10H2O分解产生的H2O及已经知道的NaHCO3分解产生的H2O的质量)可求出Na2CO3·10H2O的质量,从而求出NaCl的质量。故应在实验前想法赶出装置中的空气,关键操作应是赶B中的空气,所以关闭b,打开a就成为操作的关键,缓缓通入则是为了赶出效果更好。E中碱石灰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H2O(g)、CO2进入装置D影响实验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