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①饱和Na2CO3溶液 ②饱和NaHCO3溶液 ③浓H2SO4溶液 ④灼热铜网 ⑤碱石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③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应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SO2气体,干燥后通入灼热铜网以除去氧气.
解答:CO2和SO2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不能用来除杂,CO2和SO2都与碱石灰反应,也不可用作气体的除杂,
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应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SO2气体,干燥后通入灼热铜网以除去氧气,
即试剂的使用顺序为②③④,
故选B.
点评:本题为气体的净化和干燥,注意题中物质的化学性质以选择正确的试剂和操作顺序,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B.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大规模炼铁
C.电解熔融MgCl2,可制得金属镁
D.SO2常用于纸张等植物纤维的漂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B、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C、根据工业制金属镁的方法;
D、根据SO2的漂白性;
解答: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A正确;
B、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故B错误;
C、工业制金属镁的方法:电解熔融MgCl2,可制得金属镁,故C正确;
D、SO2常用于纸张等植物纤维的漂白,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将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下列离子方程式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是
A.SO2+H2O+Ca2++2ClO-→CaSO3↓+2H++2ClO-
B.SO2+H2O+Ca2++ClO-→CaSO3↓+2HClO
C.SO2+H2O+Ca2++ClO-→CaSO4↓+2H++Cl-
D.SO2+H2O+Ca2++3ClO-→CaSO4↓+2HClO+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ClO-有较强的氧化性,而在水溶液中SO2有较强的还原性,二者相遇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于硫酸钙水中溶解度不大,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又会形成硫酸钙沉淀;
解答:ClO-有较强的氧化性,而在水溶液中SO2有较强的还原性,二者相遇首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于硫酸钙水中溶解度不大,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又会形成硫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ClO-+Ca2++H2O=CaSO4↓+Cl-+2H+;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原理分析,主要是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的是
A.SO2+2H2O+Cl2=H2SO4+2HCl
B.SO2+2H2S=2H2O+3S↓
C.SO2+2NaOH=NaSO3+H2O
D.SO2+Na2CO3=Na2SO3+C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二氧化硫被还原,以此来解答.
解答:A.SO2+2H2O+Cl2=H2SO4+2HCl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二氧化硫被氧化,故A不选;
B.SO2+2H2S=2H2O+3S↓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时,二氧化硫被还原,故B选;
C.SO2+2NaOH=NaSO3+H2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SO2+Na2CO3=Na2SO3+CO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气体中,不溶于水且无色的是
A.Cl2
B.NO2
C.NO
D.S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能溶于水的气体说明能和水反应,结合气体的颜色来分析解答.
解答: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且氯水中溶有部分氯气而使溶液呈黄绿色,故A错误;
B.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B错误;
C.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且无色,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无色,但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明确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