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化学高频试题、高中化学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和胶体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综合与推断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烃的衍生物 生活中的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定量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pH计算 反应热计算 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晶体计算 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 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史 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工业生产纯碱》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7-07 23:41:22 【

1、填空题  (三选一)【化学与技术】
纯碱一直以来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很长一段时间纯碱的制法都被欧美国家所垄断。上个世纪初,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数年的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优于欧美制碱技术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并在天津建造了我国独立研发的第一家制碱厂。其制碱原理的流程如图

(1)侯德榜选择天津作为制碱厂的厂址有何便利条件(举二例说明):______、_____。
(2)合成氨工厂需要向制碱厂提供两种原料气体,它们分别是 ____、____(填化学式);这两种气体在使用过程中是否需要考虑添加的顺序: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使原料水中溶质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从母液中可以提取的副产品的应用是____________(举一例)。


参考答案:(1)原料丰富;运输便利
(2)CO2;NH3;是;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先通氨气后通CO2产生碳酸氢铵多,有利于碳酸氢钠析出
(3)NaCl(饱和)+CO2+NH3+H2O=NaHCO3↓+NH4Cl
(4)循环I;作化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工业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

?△?
.

?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钠
(2)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气体,说明原因______.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
(3)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请你再设计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


参考答案:(1)a、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故a不符合;
b、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与该现象无关,故b不符合;
c、碳酸氢钠的稳定性不如碳酸钠;由于对于氯化铵来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更小一些,所以应首先析出;
d、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小于碳酸钠,故d不符合;
故答案为:c.
(2)①(I)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所以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是为了除掉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II)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完的NH3;
(III)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漏斗、烧杯,故答案为:过滤;玻璃棒、漏斗、烧杯;
②(I)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而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a端通入,从而保证了从b通入二氧化碳时保证了二氧化碳的充分反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
故答案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能形成较大浓度的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吸收,生成更多的碳酸氢铵;
(II)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二氧化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的吸收率;
(3)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12.28g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质量为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以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
发生的反应为: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Ca(OH)2=CaCO3↓+H2O+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物质的量=12g100g/mol=0.12mol;
设加热后的固体12,28g中含碳酸钠物质的量x,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为y,依据题意得到:
x+y=0.12
106x+84y=12.28
得到x=0.1mol;y=0.02mol;
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0.1mol×106g/mol12.28g×100%=86.3%,
故答案为:86.3%;
(4)从题干信息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得制取碳酸氢钠的方法,同时也可采用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得到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
.

?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______管通入______?气体,再从______管中通入______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


参考答案:(1)a.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与其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无关,故B错误;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于氯化铵来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更小一些,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故C正确;
故选C;
(2)①(I)利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II)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NH3;
(III)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故答案为:过滤;
②(I)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所以a端通入,从而保证了从b通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被充分反应;故答案为:a、NH3,b、CO2;
(II)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二氧化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3)从题干信息NH4HCO3+NaCl═NaHCO3↓+NH4Cl;可得制取碳酸氢钠的方法,同时也可采用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得到碳酸氢钠,
故答案为: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可以诠释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内涵是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生产有害物质。
(1)下列各项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杜绝污染源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省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
A.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山东海化集团纯碱厂是世界上最大的氨碱法纯碱生产企业和亚太地区最大的纯碱出口基地,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①从理论上看,循环生产是否需要再补充NH3?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看,该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陷,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__。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创造了侯德榜制碱法(又叫联碱法),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③该法与氨碱法的不同之处有两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理论上看,每生产1 mol Na2CO3,需再补充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D
(3)①不需要;②氯化钠未能充分利用;产生废弃物CaCl2;③将NH4Cl作为一种化工产品,生产流程不再产生可循环使用的氨气;将分离出NaHCO3和NH4Cl后含NaCl的溶液循环使用;④2mol NaCl、2 molNH3、
1 mol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1)除去粗盐中的Ca2+、Mg2+和SO42-,加入下列沉淀剂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a.Na2CO3 b.NaOH c.BaCl2
(2)将滤液的pH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
是_________
(5)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①纯碱可用于除灶台油污。其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表述)____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向某pH=1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乳,过滤后所得溶液pH= 13。则反应前的溶液中与反应后的滤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上,可以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Cl2反应制取有效成分为NaClO的消毒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参考答案:(1)cab或cba或者bca
(2)CO32-、OH-
(3)2Cl-+2H2O2OH-+H2↑+Cl2↑
(4)NH3
(5)①CO32-水解显碱性:CO32-+H2OHCO3-+OH-,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达到去污的目的
②1×1010;③2CO32-+Cl2+H2O=Cl-+ClO-+2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化学试题《大气污染与治理》..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