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检查钢质设备完好性的方法之一是在被怀疑有裂纹处涂上10%的盐酸,过一段时间,如观察到有粗线裂纹,表明该部分原先确有裂纹,产生粗线裂纹的原因是( )?
A.裂纹处尘埃多,起催化作用?
B.裂纹里面含水分?
C.裂纹处铁的表面积大,反应快?
D.原裂纹处的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FeCl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有粗线裂纹出现,表明该处的反应比其他地方快,即该处应有不同于Fe的性质的物质存在,该物质只能是Fe2O3或Fe(OH)3等碱性物质,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用类推的方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Na失火不能用CO2灭火,K失火不能用CO2灭火
B.工业上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镁,也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C.Al与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Al2S3,Fe与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Fe2S3
D.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写成PbO·Pb2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100mL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
A.b≥40y(2-)
B.b≥8
0y(2-)
C.b≥40y(1-)
D.b≥80y(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锌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锌粉有剩余, 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
B.若锌粉有剩余, 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Zn2+
C.若锌粉无剩余, 且溶液中尚存有Cu2+, 则一定有Fe2+
D.若锌粉无剩余, 且溶液中无Cu2+,则一定有Zn2+,一定无Fe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离子的氧化顺序,锌依次发生反应:①2Fe3++Zn=2Fe2++Zn2+?②Zn+Cu2+=Zn2++Cu?③Zn+Fe2+=Zn2++Fe
A:若锌剩余,则金属铜、铁将全部被置换出,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和铁,不正确
B:若锌剩余,所得溶液为为ZnSO4的溶液,金属阳离子只有Zn2+,正确
C:溶液中尚存有Cu2+,说明反应③还没有进行,一定有Fe2+,正确
D:溶液中无Cu2+,则反应①②已经完全进行,则溶液中一定无Fe3+,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将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C.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100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一次加硝酸时金属有剩余,无论参加反应的是铁还是铁和铜,溶解的4.2克金属均被氧化到+2价:3Fe(或3Cu)+8HNO3=3Fe(NO3)2[或3Cu(NO3)2]+2NO↑+4H2O,金属的物质的量为(1.12/22.4)×(3/2)="0.075mol" ,则第一次溶解的金属摩尔质量为56g·mol-1,是铁。第二次加硝酸后的溶液不能使KSCN溶液变红,溶解的4.8克金属也一定被氧化到+2价,同理可得其物质的量为0.075mol,金属摩尔质量为64g·mol-1,是铜。c(HNO3)=(1.12/22.4)×4/0.1
=2mol·L-1。若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100mL稀硝酸,反应为3Fe2++4H++NO3-=3Fe3++NO↑+2H2O,经计算H+过量,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075×(1/3)×22.4="0.56" L。故B、C、D错误,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