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用一定量的铝来制取氢氧化铝,今有三种方案:
(1)将铝用适量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2)将铝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盐酸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3)将一部分铝用盐酸溶解,一部分锅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将得到的两种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讨论三种方法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量的多少,哪种方法最节约原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氨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3、选择题 实验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其分析错误的是

[?]
A.用18mol/L浓硫酸配制4mol/L的稀硫酸溶液所用玻璃仪器一般只有3种;
B.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试溶液PH不影响实验结果;
C.洗涤晶体:向滤出晶体的过虑器中加少量水浸没晶体,自然流下,重复2-3次;
D.若要实验测定所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要用到坩埚和坩埚钳。
4、选择题 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