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考点预测(2019年强化版)(二)
2020-07-08 00:48:5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 A.加入适量FeCl3溶液 B.加入适量KNO3溶液 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 D.加入适量Na2SO4溶液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化铁水解,溶液显酸性,所以生成的氢气量增加,A不正确;在酸性条件下,硝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和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B不正确;C中的碳酸钾可以消耗氢离子,降低反应速率,但生成的氢气量减少,不正确;硫酸钠溶液相当于是稀释,反应速率降低,且生成的氢气量不变,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的,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镁粉 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参考答案:A.镁比铁活泼,加入镁粉,反应速率加快,由于硫酸少量,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受影响,故A正确; B.加入适量的水,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由于铁过量,则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受影响,故C正确; 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硫酸工业中SO2转化为SO3是重要的反应之一,在一定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0.8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S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 450
| 475
| 500
| 525
| 550
| 575
| 600
| 650
| SO2的转化率%
| 97.5
| 95.8
| 95.8
| 93.5
| 90.50
| 85.6
| 80.0
| 73.7
| (1)由表中数据判断△H 0(填“>”、“=”或“<”)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的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 混合气体中SO3的浓度不变 D. C(SO2)=C(SO3) E. v正(SO2)=v正(SO3) F. v正(SO3)=2v逆(O2) (3)某温度下经2min反应达到平衡后C(SO2)=0.08mol·L-1. ①0~2min之间,O2的反应速率为 . ②此时的温度为 .③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可用分数表示). ④若将平衡反应混合物的压强增大1倍(假如体积可变),此时Qc为 ,平衡将 向移动。
参考答案:(共10分)(1)(1分)< (2)(2分)A C F (3)(7分)①0.08mol·L-1·min-1②600 ③ L·mol-1 ④ L·mol-1 正
本题解析:(1)由表可知温度越高SO2的转化率越低,故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 (2)A.对于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容器中气体的密度=m/V,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所以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B错误; C.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C正确; D.浓度相等不能判读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错; E.化学反应中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依据,故E错误; F. v正(SO3): v逆(O2)=2:1,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态,故F正确。 (3)①? C(SO2)=(0.8mol/2L)-0.08mol·L-1=0.32mol·L-1, v(SO2)=? C(SO2)/?t=(0.32mol·L-1)/2min="0.16" mol·L-1·min-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O2)= v(SO2)/2=0.08mol·L-1·min-1。 ②由①可知? C(SO2)=0.32mol·L-1,故w(SO2)="[(0.32" mol·L-1)*100%]/( 0.8mol/2L)=80.0%,对照表中数据可知温度为600 。 ③K= =(0.32mol·L-1)2/[(0.08mol·L-1)2*0.84 mol·L-1]= L·mol-1。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计算方法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金属质量/g
| 金属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反应前
| 反应后
| 1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2
| 0.10
| 块状
| 0.8
| 50
| 20
| 35
| 200
| 3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4
| 0.10
| 块状
| 1.0
| 50
| 20
| 35
| 125
|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3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该实验说明?,则反应速率越快; (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
参考答案:(7分)(1)硫酸的浓度,实验2、4 (2)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实验2、3 ;表面积越大 (3)可能是硫酸过量,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2分)
本题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 固体颗粒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颗粒越小,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颗粒越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慢;反应物的浓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反应速率降低。 (1)观察实验1和3,金属的质量和金属的状态,溶液的温度均是相同的,但稀硫酸的浓度不同,可知稀硫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实验还有实验2和4。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实验2和3中,金属的质量、溶液的温度和稀硫酸的浓度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金属的表面积,所以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这说明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这表面硫酸可能过量,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现有下列四个图像
 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N2(g)+3H2(g) 2NH3(g);△H=-Q1 kJ/mol(Q1>0) B.2SO3(g) 2SO2(g)+O2(g);△H=+Q2 kJ/mol(Q2>0) C.4NH3(g)+5O2(g) 4NO+6H2O(g);△H=-Q3 kJ/mol(Q3>0) D.H2(g)+ CO(g) C(s)+H2O(g);△H=+Q4 kJ/mol(Q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