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化学高频试题、高中化学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化学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化学常用计量 溶液和胶体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基本理论: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机综合与推断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烃的衍生物 生活中的有机物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推断 化学与生活和技术: 化学与健康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 定量实验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计算: 溶液浓度计算 pH计算 反应热计算 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 晶体计算 有机物燃烧规律的计算 认识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史 绿色化学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押题版)(六)
2020-07-08 01:01:26 【

1、实验题  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点燃酒精灯A、B的先后顺序为: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2)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3)洗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灯B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提出甲的装置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气管出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简述理由(从A、B使用的一致性的角度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较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
_______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


参考答案:(1)B;A 
(2)CuO+COCu+CO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CO,防止CO污染环境 
(5)不合理,因为CO点燃在先,CuO加热在后,不能同时进行 
(6)不必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⑴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⑵方案二: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应该装_____(盐酸或硫酸)。D装置的作用是?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____装置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⑶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③如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方案一(1)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2分)
方案二(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硫酸 (1分)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管被吸收(1分)?② C(1分)
③需设计一将A、B中的CO2全部吹入C中吸收的气体装置(2分)
方案三(3)①玻璃棒. 漏斗(2分)?
②在反应后小烧杯的上清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2分)
③ 56%(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Ⅰ.化学兴趣小组对用铜制取硫酸铜晶体的试验方案作研究.甲组同学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不发生反应.他们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有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此时,其他组的同学提出方案如下:
乙组:Cu

氧气

CuO稀H2SO4
CuSO4?
丙组:Cu硫酸亚铁
CuSO4
丁组:Cu硝酸银
Cu(NO3)2氢氧化钠
Cu(OH)2稀硫酸
CuSO4
戊组:Cu浓H2SO4

CuSO4
(1)甲组试验可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使反应变快的可能原因是______;从该反应器溶液(含有少量H2SO4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试验操作步骤应为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五组方案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_?组方案,有污染的是______组方案,无污染但能量消耗较高的是______组方案,因此选择______组方案最好.
Ⅱ.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在以上按照下式分
CuSO4△
CuO+SO2↑+SO3↑+O2↑,便决定设计试验测定反应生成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试验可能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试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6.0g无水CuSO4;②在试验结束时干燥管总质量增加2.4g;③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试验结束时,装置F中的溶液只含NaHSO4和NaHSO3.按装置从左到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结顺序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3)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
②______,
③______.
(4)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I.(1)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无反应.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即铜和氧气、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
铜、铂丝和氧气、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负极上铜失电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
从溶液中制取晶体的方法是采用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的方法,
故答案为:2Cu+O2+2H2SO4=2CuSO4+2H2O;形成了原电池;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并洗涤晶体;
(2)乙中Cu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消耗能量;
丙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方案错误;
丁中铜和硝酸银反应制取硝酸铜,硝酸银的价格较高,所以耗资大;
戊中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 加热消耗能量高,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有污染;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知最佳方案为甲,
故答案为:丙;戊;乙;甲;
Ⅱ、(1)加热硫酸铜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三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能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亚硫酸氢钠的作用是吸收SO3,放出等物质的量的SO2,
故答案为:吸收SO3,放出等物质的量的SO2;
(2)气体通过D装置后还剩二氧化硫和氧气、水蒸气,水蒸气能影响实验的测定,所以必须通过干燥剂吸收水分,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SO2和O2,
故答案为:吸收水分,干燥SO2和O2;
(3)测定气体体积时,应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调节量筒使其液面与E装置中的液面持平,由于量筒中液面是凹液面,所以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否则会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②调节量筒使其液面与E装置中的液面持平;③读曲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
(4)干燥管C吸收的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包括解热硫酸铜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和水、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2.4g64g/mol=0.0375mol,根据三氧化硫和亚硫酸氢钠之间的关系式知,三氧化硫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三氧化硫和原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和是0.0375mol;测得量筒B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该气体是氧气,其物质的量是0.28l22.4L/mol=0.0125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知,原生成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0.0125mol×42=0.025mol,所以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是0.0375mol-0.025mol=0.0125mol;6g无水CuSO4的物质的量=6g160g/mol=0.0375mol,根据铜原子守恒知,生成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是0.0375mol,所以n(CuSO4):n(CuO):n(SO2):n(SO3):n(O2)=0.0375mol:0.0375mol:0.025mol:0.0125mol:0.0125mol=3:3:2:1:1,所以其分解方程式为3CuSO4?△?.?3CuO+2SO2↑+SO3↑+O2↑,
故答案为:3CuSO4?△?.?3CuO+2SO2↑+SO3↑+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校学生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非金属元素氟的氧化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部分加持装置已略去)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中出现黄色浑浊现象,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3)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的氧化性大于硫的原因?
(4)D中干燥管中出现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5)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氧化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请画出其装置图?(并注明盛装试剂)。
(6)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氧化性Cl2>S,用一种相关事实说明?


参考答案:(1)MnO2+4H++2Cl-=Mn2++Cl2↑+2H2O
(2)S2-+Cl2=S↓+2Cl-
(3)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得电子能力强于硫,所以氧化性Cl2强于S
(4)产生大量白烟,8NH3+3Cl2=6NH4Cl+N2
(5)

(6)2Fe+3Cl22FeCl3、Fe+SFeS


本题解析: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硫和氮。实验方法是氯气与硫化物及氨气发生置换反应,所以B和D是主体反应装置。A和E是发生装置,C是干燥装置。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NO3-在不同环境中的氧化性。
(1)实验一:
①试管a、b中均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NO3溶液和等质量的铜片,加热,无明显现象;
② 向试管a中加入V mL NaOH溶液,加热,无明显现象;
③向试管b中加入V mL稀H2SO4,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二: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不同浓度HNO3的氧化性。
①已知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电子移动方向。将铜、铁两极同时插入浓HNO3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指向铜,但迅速反转,指针偏向铁一端,此时铁作极_________(填“正”或“负”);指针反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将浓HNO3改为稀HNO3后,观察到电流计指针指向铜,此时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③铜溶解,生成无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探究NO3-在酸、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
(2)①正;铁在浓硝酸中迅速氧化,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内层铁进一步与浓硝酸反应(铁在浓硝酸中钝化);②NO3-+4H++3e-=NO↑+2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电解质溶液..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