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6分)配
制200mL0.5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请将下述实验步骤中缺少的文字请补充完整
(1)实验中选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
??仪器。
(2)计算: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时,首先将托盘天平调平,将 ?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其质量,再添上?g砝码后,向左盘加NaOH固体到平衡为止;
(4)溶解: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加入70mL水并用玻璃棒?使其溶解;
(5)转移:将步骤(4)中溶液用玻璃棒 ?注入容量瓶中,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小心洗涤2—3次后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
(6)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cm处,改用?加水至刻度线,注意视线与??保持水平,加盖摇匀。
(7)贮存: 将溶液倒入试剂瓶中保存,贴上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和配制日期。
2、实验题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
(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 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 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①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Ⅱ中盛放的饱和碳酸钠溶液____ (填“能”或“不能”)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mL和____moL/L。
③分析实验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25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 (g) +3H2 (g)
2NH3(g) ?ΔH=-92.4 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υ(正)减小,υ(逆)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C.催化剂既能提高N2的转化率,又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D.在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N2和3 mol H2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
4、实验题 现用如下实验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装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B装置的作用是?。
(4)在给D装置加热前,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其目的是:
?。
(5)已知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为10 g,经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为100.2 g和102.0 g,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假设各装置中的反应或吸收都是完全的)。
(6)如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填“偏低”或“偏高”)。
5、实验题 “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该“脱氧剂”中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请你参与实验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取某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固体为灰黑色粉末,夹杂着一些红棕色粉末。由此得出的结论为上述“脱氧剂”的铁已部分被_____________。
(2)将(1)中的固体溶于水,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渣分为两等份,每一份质量为8.0g将其中一份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干燥、纯净的沉淀20.0g。8.0g滤渣中活性炭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另一份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2.0mol/L的稀H2SO4,微热至反应完全。滤出不溶物。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6.86g固体。
(3)结论:该“脱氧荆”中的Fe粉和活性炭质量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