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用0.1 mol·L-1 HCl滴定10 mL 0.05 mol·L-1 NaOH,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 ]
A.10 mL
B.5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KMnO4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其还原产物为Mn2+,由于KMnO4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的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MnO(OH)2,因此配制KMnO4标准溶液的操作如下所示:①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KMnO4固体溶于水中,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h;
②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MnO(OH)2;
③过滤得到KMnO4溶液并贮存;
④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80℃条件下用基准试剂(纯度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稳定性较好的物质)溶液标定其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好的KMnO4溶液储存方法是______.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
(2)在下列物质中,用于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A.H2C2O4?2H2OB.FeSO4C.浓盐酸D.Na2SO3
(3)若准确称取Wg你选的基准试剂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
(4)若用放置两周的KMnO4标准溶液去测定水样中Fe2+的含量,测得的浓度值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KMnO4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KMnO4为见光易分解,所以应密闭保存于以棕色细口瓶中,避免光照及高温;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量取时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存放在棕色的带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2)A.H2C2O4?2H2O常温下是稳定的结晶水水化物,溶于水后纯度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作基准试剂,故A正确;
B.FeSO4?7H2O在空气中不稳定,亚铁离子容易被氧化成铁离子,不宜用作基准试剂,故B错误;
C.浓盐酸不稳定,易挥发,不宜用作基准试剂,故C错误;
D.Na2S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硫酸钠,不宜用作基准试剂,故D错误;
故选A;
(3)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Wg126g/mol0.5L=W63mol/L,
根据反应方程式6H++2MnO4-+5H2C2O4?2H2O═2Mn2++10CO2↑+18H2O中草酸和高锰酸钾之间的关系式得,酸性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浓度=W63mol/L×0.025L×25V×10-3L=10W63Vmol/L;滴定时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不反应,溶液变成紫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色,说明滴定到达终点,
故答案为:10W63V;滴下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在放置过程中,由于空气中还原性物质的作用,使KMnO4溶液的浓度变小了,再去滴定水样中的Fe2+时,需要消耗KMnO4溶液(标准溶液)的体积会增大,导致计算出来的c(Fe2+)值会增大,测定的结果偏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MnO4-+5Fe2+═Mn2++5Fe3++4H2O,
故答案为:偏高;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减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测定亚铁离子含量偏高;8H++MnO4-+5Fe2+═Mn2++5Fe3++4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中和滴定实验:
(1)取体积相同(25mL)的两份0.10mol/LNaOH溶液,将其中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用已知浓度的盐酸中和上述两份溶液.若中和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那份溶液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A,中和另一份溶液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B,则①以甲基橙为指示剂VA和VB的关系是______.②以酚酞为指示剂时,VA和VB的关系是______.
(2)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指示剂甲基橙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
②滴定前或滴定后读数时应注意______.
③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
④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
⑤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是______.
⑥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使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______(指偏高、低或不变)
⑦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pH减小;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色范围为3.1~4.4,溶液呈酸性,滴定后溶液溶质为NaCl,则VA=VB,
用酚酞作指示剂,变色范围是8.1~10,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溶液滴定后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用酸较少,则VB>VA,
故答案为:减小;VA=VB;②VB>VA;
(2)①实验时应先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解后配制成溶液,量取待测液与锥形瓶中,然后用标准液进行滴定,故答案为:C;A;B;E;
②读数时,为减小误差,滴定管应直立,装液和放液后要等一会儿,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是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应准确至0.1mL估至0.01mL,
故答案为:滴定管要直立;装液或放液后需等1~2min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平齐;读数应准确至0.1mL估至0.01mL;
③因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使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更明显,便于分辨,故答案为: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④滴定管0刻度在上,滴定前应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为减小误差,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故答案为: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⑤指示剂为甲基橙,变色范围为 3.1~4.4,终点时pH约为4.4,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故答案为:由黄色变为橙色;
⑥因标准液浓度变小,用量变大,故答案为:偏高;
⑦硫酸的物质的量为c(V2-V1)×10-3mol,则n(NaOH)=2c(V2-V1)×10-3mol,m(NaOH)=80c(V2-V1)×10-3,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10×80c(V2-V1)×10-3,
所以烧碱样品纯度为10×80×(V2-V1)×10-3W×100%=80(V2-V1)cW%(注意:V为mL),
故答案为:80(V2-V1)cW%(注意:V为m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 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 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 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 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6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mL

(5)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偏大
(2)偏大
(3)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22.60
(5)0.2015mol/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滴定时,较浓的标准液比较稀的标准液好
B.用盐酸作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时,指示剂加入越多越好
C.滴定管尖嘴部位在滴液前和滴液后均有气泡,则一定不会造成误差
D.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应注视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