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 12分 ) ( 1 ) 在试管里加入2 mL蛋白质溶液,然后加入2 mL甲醛溶液,可以看_____,把少量沉淀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沉淀 __________ 。
( 2 ) 1995年美国科学家Lagow报道,他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形体——链式炔碳。…—C≡C—C≡C—C≡C—C≡C—…有300~500个碳原子,该物质很活泼。回答下列问题:
①链式炔碳的熔点,估计比石墨 ________ ( 填“高”或“低” ) 。
②推测链式炔碳C300经适当处理可得含多个C≡C的链状化合物C300H296,该分子中含C≡C最多可达个 ________ 。
( 3 ) 高分子
水解产物的分子结构简式和名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 有沉淀产生 不溶解
( 2 ) 低 76

本题解析:( 1 ) 考查蛋白质的性质,在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甲醛、酒精、苯甲酸存在下变性,丧失了原有的性质。
( 2 ) 链式炔碳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与烷烃 C300H602相比,氢原子数相差306,多一个C≡C少4个氢原子,所以应有76个C≡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C.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之一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是
[? ]
a、观察物质的外观b、实验和观察c、解释及结论d、预测物质的性质
A.b a c d
B.a d b c
C.a b c d
D.d a b 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9分)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⑴图中瓶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实验装置尚有如下A、B、C、D四种观点,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在E处增加CaCl2干燥管 ? B.在F处增加CaCl2燥管
C.在E和F两处增加CaCl2干燥管 D.不必增加干燥管
⑶将插入溶液的管子末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图中的III),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时先缓缓吸气,再缓缓呼气,反复若干次,得如下数据:瓶I溶液增重ag,收集到的气
体体积(标准状况)为bL,该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列出算式)?___________。
⑸为防止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将实验装置如何改进?。
参考答案:(1)除去吸人空气中的CO2(2分)
?(2) D (1分)
?(3)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气体中的(CO2被充分吸收(2分)
(说明;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就给2分)
?(4)[(ag/44g·mol-1)×22.4L·mol-1]/[bL+(ag/44g.mol-1×22.4L·mol-1)]
?或:(22.4L·mol-1×ag)/(bL×44g·mol-1+ag×22.4Lmol-1)×(5.6a/11b+5.6a)
? ×(5.6a/11b+5.6a)×100% (2分)
?(5)把ab处各放一个止水?(2分)
本题解析:通过审题后思考清楚实验设计的原理才是解题的关键。首先要考虑到吸
入的气体不能引入二氧化碳,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充分被吸收,这样习题
的(1)、(2)、(3)三问就全部解答完整,根据装置的特点再进行改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鉴别集气瓶中的甲烷和乙烯:移去玻璃片,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B.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C.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除去乙炔中杂质气体:将实验室制得的乙炔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B:水的检验一般用五水硫酸铜;
C: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是各种取代产物,不适宜制备氯乙烷,可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的方法制备氯乙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