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B.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C.负极的反应式为2H++2e- = H2↑
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升高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6分)将洁净的金属片Fe、Zn 、A、B 分别与Cu用导线连结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实验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金属
| 电子流动方向
| 电压/V
|
Fe
| Fe → Cu
| +0.78
|
Zn
| Zn → Cu
| +1.10
|
A
| Cu → A
| -0.15
|
B
| B → Cu
| +0.3
|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
(1)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 (填“大”、“小” )。Zn、A、B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Cu与A组成的原电池, 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 。
(3)A、B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 先被腐蚀。
参考答案:21.(共10分)(1)大 (2)Zn> B > A (3)Cu(2分);Cu-2e-= Cu2+(4)B
本题解析:(1)Fe、Zn分别与Cu、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时,由表可知:前者的电压小,后者的电压大,而锌的活泼性大于铁,即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答案为:大;
(2)根据原电池中,电子经导线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由表可知:金属活泼性:Cu>A,B>Cu,利用(1)的结论可知Zn>B,所以金属的活泼性:Zn>B>A,答案为:Zn>B>A;
(3)根据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所以铜做负极,电极反应式:Cu-2e-=Cu2+,答案为:Cu;Cu-2e-=Cu2+;
(4)根据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被腐蚀,由(2)可知金属的活泼性:B>A,即B先被腐蚀,答案为:B;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计指针 偏转方向
|
1
| Mg Al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 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 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Mg Al
| NaOH溶液
| 偏向Mg
|
5
| Al Zn
| 浓硝酸
| 偏向Al
|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 。
(2)指出实验3中铝和石墨的电极名称,并写出实验中的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
铝为( ) ; 石墨为( ) 。
电池总反应: 。
(3)实验4中的铝作正极还是负极? ,为什么? 。
参考答案:(1)不相同, (2)负极:2Al-6e-=2Al3+正极:6H++6e-=3H2↑总反应:2Al+6H+=2Al3++3H2↑(
(3)负极(1分) 因为Al能和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2分)
本题解析:(1)实验1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镁和稀盐酸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镁,作负极,铝作正极;实验2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稀盐酸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铝作负极,所以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不相同;(2)Al、石墨、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铝做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6H++6e-→3H2↑,总反应:2Al+6H+=2Al3++3H2↑;(3)实验4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原电池的负极。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
Na2S4+3NaBr.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4Na-4e-=4Na+
B.当有0.01?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mL
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