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制取Fe(OH)2并使之能久存,可采取的操作有:①加入一些植物油,②溶解FeSO4配成溶液,③把蒸馏水加热煮沸并密封冷却,④加入少量铁屑,⑤加入少量CCl4,⑥向FeSO4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⑦把盛有氨水的滴管伸入FeSO4溶液中后再挤出氨水。其中必须进行的操作及其正确顺序是
[? ]
A.②④①⑦⑤
B.③②⑤⑥④
C.③②④⑤⑦
D.③②④①⑦
3、填空题 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 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
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圆底烧瓶?b.量筒?c.锥形瓶?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__________(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aI?b.NaOH?c.NaHSO3?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__;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无水FeCl3的熔点为555K、沸点为588K。工业上制备无水FeCl3的一种工艺如下:

无水FeCl3的一种工艺如下:
(1)取0.5mL三氯化铁溶液滴入50mL沸水中,再煮沸片刻得红褐色透明液体,该过程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从FeCl3溶液中获得FeCl3·6H2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3)捕集器中温度超过673K,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5的物质,该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2.7时,Fe3+开始沉淀;当溶液pH为4时,c(Fe3+)= ______________mol/L(已知:Ksp[Fe(OH)3]= 1.1×10-36)。
(5)吸收剂X是: ____________;吸收塔中吸收剂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FeCl3的质量分数通常可用碘量法测定:称取m克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取出10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淀粉作指示剂并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则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硫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将适量稀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烧瓶内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B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
把Fe2(SO4)3作催化剂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并通入空气或氧气,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加入物质甲调节pH,产生Fe(OH)3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滤渣作催化剂循环使用。
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甲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H3·H2O b. CuCO3 c. NaOH d. CuO
②该方案中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
第二组:过氧化氢氧化法
将铜丝放到稀硫酸中,加入10%的H2O2,微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蒸发结晶、抽滤等操作,用少量
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到硫酸铜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③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