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化学反应与能量》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十)
2020-08-23 05:59:31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许多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现为热量的放出和吸收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选择燃料只需要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 D.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选择燃料需要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但最关键的是要考虑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②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③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与氢键有关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①在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是共价键,故①正确. ②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一般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故②正确. ③形成氯化铵的元素全部是非金属元素,但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故③错误. ④HCl分子中氢、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是共价键;在其溶液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故④错误. ⑤在冰中,由于氢键的作用,水分子间形成正四面体结构,使得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所以水变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故⑤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D.1mol CO2(g)和1mol H2(g)反应生成1mol CO(g)和H2O(g)要放出41kJ的热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示可知,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反应热为“-”也可知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正确;从图示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kJ/mol,故C、D错误,答案选D。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明确正逆反应的反应热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
参考答案: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正确; B、单质分子中有的含有化学键,如H2,有的不含化学键,如稀有气体分子,故B错误;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果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Cl4,故C错误;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键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越难失电子的元素得电子能力一定越强 B.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可以含有离子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越难失电子的元素得电子能力不一定越强,例如稀有气体元素,A不正确;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B不正确;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义离子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检验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学会通过举例逐一排除筛选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