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A.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金;金属利用的先后顺序既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又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被利用。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而与A、B、D选项中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熔沸点高低、导电性强弱无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从地下开采出的最主要的三种矿物燃料中,呈气态的燃料是??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呈液态的燃料是?,主要含?元素;固态的燃料是?,主要含有_?元素。
参考答案:天然气?CH4?石油?C和H?煤?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科学合理的是(?)
A.洗发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能除去头发上的油污
B.用肥皂和硬水洗头,头发发涩不宜梳理,主要是因为肥皂中的高级脂肪酸钠与水中的Ca2+、Mg2+形成了不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钙等附着在头发上的缘故
C.所有染发剂均有特殊的颜色,如黄色、棕色、黑色、紫色、蓝色等,使用时可各取所需,染发一般是物理过程
D.染发是利用高温使头发发生形变而弯曲的过程,属于物理过程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A项正确。洗发过程主要是利用表面活性剂除去头发上的油污的过程。此外洗发剂还有护发、养发的作用。
B项正确。由于高级脂肪酸钠与水中的Ca2+、Mg2+形成的盐不溶于水,从而导致头发发涩。
C项错误。临时性染发剂一般用水溶性染料作用于头发表面而染色,这类染发剂均具有特殊的颜色。长久性染发剂是氧化型染发剂,其本身无色,氧化后才显出颜色,这一染发过程是化学过程。
D项错误。烫发时是首先利用还原剂破坏头发中的化学键,从而使头发变成软化状态,并随卷发器弯曲变形,然后再经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在头发中形成新的化学键,头发恢复刚韧性,同时也保留了持久的波纹状态,该过程为化学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钢化玻璃是一类性能良好的玻璃,它可以克服玻璃质脆易碎的缺点。离子交换法是玻璃进行钢化的一种重要方法。将普通的钠钙玻璃在碳酸钾的强化盐(475℃)中浸泡3.5小时后即可制得。如图是离子交换法的示意图。

(1)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________和________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普通玻璃表面产生裂纹后非常容易破碎,消除表面裂纹的物质之一是氢氟酸,写出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玻璃进行钢化过程中,离子交换是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在玻璃进行钢化处理时,能否用碳酸氢钾代替碳酸钾,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纯碱;石灰石;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3+SiO2
CaSiO3+CO2↑
(2)4HF+SiO2=SiF4↑+2H2O
(3)化学变化
(4)不能;碳酸氢钾在475℃时会分解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影响玻璃的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氯碱工业可生产的产品有NaOH、NaClO、盐酸等
B.将卤水中Mg2+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通常是向卤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直接加热MgCl2·6H2O可得到较纯净的无水MgCl2
D.在高温下用铝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次氯酸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进而得到盐酸,A正确;B不正确,通常加入的是石灰乳;C不正确,因为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需要在氯化氢的气氛中加热MgCl2·6H2O可得到较纯净的无水MgCl2。镁是活泼的金属,应该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冶炼,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在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