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A、B、C、D、E、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知:
①A与B能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B与D能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D与E能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②B、C、D是同一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且有C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A和F的原子序数之和;
③E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F元素的原子半径.
请回答: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E与D按原子个数为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所含的化学键有______.
(2)B和D形成的两种气态化合物中含有三个原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是______,将其通入足量NaAlO2溶液,现象是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由A、C、F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检验其阳离子的方法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4)具有相同的原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不同粒子称为等电子体.写出由上述各种元素形成的粒子中与C元素的单质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粒子的化学式:______.
参考答案: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能形成多种气态化合物,则A为H,B为C;B与D能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则D为O;D与E能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所以E为Na;B、C、D是同一周期相邻的三种元素,则C为N;C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A和F的原子序数之和,所以F的原子序数为7+11-1=17,所以F为Cl,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ⅠA族,与O按原子个数为1:1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2,其电子式为

,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

;离子键和共价键;
(2)B和D形成的两种气态化合物中含有三个原子的化合物为CO2,其结构式为O=C=O,将其通入足量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观察到白色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O2+2AlO2-+3H2O═2Al(OH)3↓+CO32-,故答案为:O=C=O;白色沉淀生成;CO2+2AlO2-+3H2O═2Al(OH)3↓+CO32-;
(3)A、C、F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为NH4F,一般利用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来检验,离子反应为NH4++OH-?△?.?NH3↑+H2O,
故答案为:NH4++OH-?△?.?NH3↑+H2O;
(2)具有相同的原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的不同粒子称为等电子体,N2中原子数为2,电子数为7×2=14,则CO中原子数为2,电子数为6+8=14,二者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C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数比L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画出A离子、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为Al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数比L层少1个电子,故M层电子数为8-1=7,故B为Cl元素;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2=8,为O元素,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1=11,故D为Na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铝,B为氯,C为氧,D为钠,故答案为:铝;氯;氧;钠;
(2)A离子为Al3+,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C为氧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 个电子;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
(1)写出由A、B、C、D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至少写出2个):______________。
(2)写出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制得A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至少写出1个):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D+的离子,可通过______________反应来实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B-的离子,通常所用的试是_________和_______。
(4)写出E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E元素,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D.Y、Z的氧化物都有酸性和碱性
参考答案: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Z为硅元素.W、Y为金属元素,Y、Z位于同周期,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Y为铝元素,原子序数W大于硅元素,故W为钾元素,钾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即X为氧元素,Y为铝元素,Z为硅元素,W为钾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Al>Si,C>O,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K>Na,Si>C,所以原子半径K>Al>Si>O,即W>Y>Z>X,故A正确;
B、X为氧元素,Z为硅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O>Si,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故B错误;
C、Y为铝元素,W为钾元素,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所以金属性K>Na,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Al,金属性K>A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Y<W,故C错误;
D、Y为铝元素,Z为硅元素,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①若都为非金属,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则单质的氧化性:Y>Z>X,故①正确;
②若都为金属,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还原剂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单质的还原性:Y>Z>X,故②正确;
③若都为金属,单质的还原性:Y>Z>X,还原性越强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故③正确;
④若都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Y>Z>X,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故④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