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CO2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有人为确认H2CO3、CH3COOH和

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请依据此实验填空:

①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正盐固体,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名称是______;
②装置F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装置F所盛试剂的作用是______;
③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①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则,分液漏斗中应盛放最强的酸,最强的酸是醋酸,所以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名称是醋酸,故答案为:醋酸;
②醋酸有挥发性,导致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醋酸,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F装置要盛放能除去醋酸,且不引起二氧化碳产生新的杂质、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药品,一般常用碳酸氢钠溶液;该试剂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醋酸杂质,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醋酸杂质;
③苯酚钠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

+NaHCO3,
故答案为:

+CO2+H2O→

+Na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B.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此时构成的装置属于电解池
C.断开开关S2,按下开关S1,此时构成的装置属于原电池
D.断开开关S2,按下开关S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形成原电池:Fe+Cu2+=Fe2++Cu,有电流产生;
断开开关S2,按下开关S1,构成电解装置,电解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为A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4分)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该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和研究。
(一)【提出假说】
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沉淀;
假设二:两者反应只生成Cu(OH)2沉淀;
假设三:?。
(二)【理论探究】
假设二中只生成Cu(OH)2的原因是??(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CuSO4溶液加入到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1)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
(2)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
(3)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步骤四:?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
(4)①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其作用分别是?
?和?。
数据记录:
?
| B装置中样品的质量(g)
| C装置的质量(g)
| D装置的质量(g)
|
实验前
| 33.3
| 262.1
| 223.8
|
试验后
| 24
| 264.8
| 230.4
|
(四)【实验结论】
利用上述数据初步判断该沉淀的成分是CuCO3和Cu(OH)2,若所得沉淀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通过计算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14分)
(一)【提出假说】: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1分)
(二)【理论探究】:Cu2++CO32-+H2O=Cu(OH)2↓+CO2↑(2分);
(三)【实验探究】:(1)A→C→B (2分)
(2)无水硫酸铜 (2分)
(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4)①U 形管;(1分)
②将装置中原有含水蒸气和CO2的空气排出;(1分)
将B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CO2全部排出,被C、D装置完全吸收。(1分)
(四)【实验结论】:Cu2(OH)2CO3 (2分)。
本题解析:根据假设1和假设2推出假设3。氢氧化铜应为水解产物。
点评:本题属于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题干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各种物质的性质,以及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仔细作答,还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相符合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通过量CO2于下列溶液中,出现浑浊的是( )
A.Ba(NO3)2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Na2Si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