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⑤②④①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②⑤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除杂时为全部除去杂质,所加的试剂往往是过量的,所以就必须考虑如何除去过量的试剂。当有多种杂质时,还要考虑除杂的先后顺序。除钙离子用碳酸钠,除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SO42-用氯化钡。过量的钡离子要用碳酸钠,钙离子的除杂必须在除SO42-的后面。最后通过盐酸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可选用的适宜方法是(? )
A.滴加盐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滴加浓硝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蛋白质遇到浓硝酸会发生显色反应,显示黄色,据此可以鉴别某种白色织物是否是蚕丝制品,答案选D。
点评:该题贴近生活,基础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蛋白质的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现有①溴化钠溶液和溴水的混合溶液、②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蒸馏
B.蒸馏、分液
C.分液、萃取
D.萃取、分液
参考答案:①溴化钠溶液和溴水的混合溶液,因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加有机溶剂萃取达到分离的目的;
②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混合,因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则出现分层,所以利用分液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滴入稀HNO3同时用pH计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①KOH和硝酸至中性恰好生成硝酸钾和水,能除去杂质KOH;
②过量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然后过滤得到硫酸亚铁,除去杂质硫酸铜;
③二氧化碳与碱反应,而氢气不能,然后利用浓硫酸干燥得到纯净的氢气,除去杂质二氧化碳;
④加盐酸溶解会引入杂质氯离子,应选择加硝酸;
显然①②③都符合除杂原则,不引入新杂质,而④中加入盐酸,引进了Cl-,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压过滤可加快过滤速度并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可用于胶状沉淀的分离
B.沉淀的颗粒较大时,也可用倾析的方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
C.阿司匹林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聚合物而不能服用,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提纯阿司匹林
D.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含少量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亲水性强的Cu2+在滤纸条的下方
参考答案:A、减压的操作优点是:可加快过滤速度,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用于块状沉淀的分离,不可以用于胶状沉淀的分离,故A错误;
B、倾析法可以将颗粒较大的固体与溶液分离,故B正确;
C、阿司匹林中含有羧基,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羧酸钠盐,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过滤,将滤液酸化可以得到阿司匹林,故C正确;
D、纸层析法可以实现Fe3+和Cu2+的混合溶液的分离,亲水性强的离子Cu2+在滤纸条的下方,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