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 0.01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溶液4ml,记录褪色时间。
| 可以证明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B
| 向1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可以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Fe(OH)3
|
C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了非金属性S>C
|
D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会变浅。
| 可以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两只试管中草酸的浓度几乎是相同的,所以不能证明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不正确;B、由于氢氧化钠在和氯化镁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再加入氯化铁时一定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Fe(OH)3,B不正确;S元素的最高价是+6价,因此应该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与Na2CO3溶液的pH,如果后者较大可以证明非金属性S>C,C不正确;D、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会变浅,这说明溶液中OH-浓度降低,这是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从而抑制了CO32-的水解,溶液的碱性降低,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二次电池,其电量较大,一次充电可使用较长时间.其电池总反应为:2CO32-+6H2O

2CH3OH+3O2+4O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H3OH+4OH--12e-=2CO32-+6H2O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O2+4H++4e-=2H2O
D.充电时每生成1molCH3OH转移6mol电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4分)为体现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科技世博,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始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该车以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为燃料,KOH为电解质溶液,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从能量角度分析氢气用作燃料电池与直接燃烧相比主要优点是?。
参考答案:(4分) H2-2e-+2OH-=2H2O?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据报道,某公司最近研制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10倍,有关此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正极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 -
B.负极电极反应式:CH3OH+6OH--6e-= CO2↑+5H2O
C.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D.当外电路通过1.2 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甲醇6.4 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