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白玉的化学式可用CaxMgySipO22(OH)2表示(也可用Ca、Mg、Si、H的氧化物表示),Si为+4价。
(1)取8.10g白玉粉末灼烧至恒重,固体减少了0.18g,则白玉的摩尔质量为?g/mol.
(2)另取4.05g白玉粉末加入1mol/L的盐酸100mL充分溶解, 过滤,得到不溶的非金属氧化物2.40g.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往其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得到气体336mL(标准状况).则
①p=?;
②白玉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1)810(1分)(2)①8(2分)②Ca2Mg5Si8O22(OH)2(2分)
本题解析:(1)可表达为? CaxMgySipO22(OH)2?→?H2O
M? 18
8.10? 0.18
解得M=810
(2)①可表达为? CaxMgySipO22(OH)2?→? pSiO2?
810? 60p
4.05? 2.40?
解得p=8
②有2种表达,一是电荷守恒(化合价代数和为0),再根据式量,
可列式? 2x+2y+8×4-22×2-1×2="0?" 40x+24y+24×8+22×16+2×17=810
求得的化学式为Ca2Mg5Si8O22(OH)2(或2CaO·5MgO·8SiO2·H2O )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9分)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其中C为O2、D为Cl2、E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F______,G______,H______。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
(4)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Fe3O4 FeCl2 FeCl3
(2)催化剂 氧化剂
(3)KClO3 H2O2
(4)4H++2Cl-+MnO2Mn2++Cl2↑+2H2O
(5)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O2和Cl2制备的化学反应、Fe和酸的反应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关系,结合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不难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C的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C.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
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作高空飞行或潜水的供氧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用盐酸酸化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制的氯水中含有次氯酸、盐酸、氯气,选项A不正确,应该是次氯酸;C不正确,应该用硝酸酸化;D不正确,次氯酸是无色,应该是氯气,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新制氯水的组成微粒以及相应微粒的化学性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2005年3月29日,由山东开往上海的载有35吨液氯的槽罐车,行驶到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突然翻倒而发生泄漏事故。两天之内造成公路旁的三百多村民入院抢救,其中二十多人中毒死亡的特大伤亡事故。为了防止氯气进一步泄漏,抢险技术人员决定就近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将液氯罐吊入离现场200米处的人工水塘中。除在池里注入大量的水外还按比例注入稍过量的某化学物质A的溶液,使氯气快速与之反应,最终事故得以控制。根据上述事实和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槽罐车翻倒而发生泄漏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在事发中心地点可采用的防护方法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 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
C.可用盐酸浸湿的软布蒙面? D.人、畜在撤离时,应逆风而行
(2)将泄漏的液氯罐淹没到人工水塘中,观察到池塘里的“水”呈?色,其中含有的物质有?(填化学式);注入稍过量物质A的溶液,观察到池塘里的“水”的颜色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液氯发生泄漏弥漫在空气当中之后,大片的庄稼和树木都由绿变黄全都被“烧死”。植物被“烧死”的原因是?;液氯的泄漏也使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壤被污染,改良土壤可施用一种建筑工业及化工生产中常用的物质B。则B物质是?(填化学式),在土壤改良的过程中可适当种植芒萁、岗松、茶花和杜鹃等植物,则这些植物适宜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土壤。
参考答案:(1)槽车上空周围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雾气;BD;(2)浅黄绿色;Cl2、H2O、HClO、HCl;逐渐变浅至消失;Cl2+2NaOH=NaCl+NaClO+H2O;(3)Cl2与庄稼和树木中的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烧死庄稼和树木;Ca(OH)2;酸性。
本题解析:(1)由于Cl2是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HCl,HCl易于水蒸气生成酸雾,故可观察到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雾气;而Cl2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往地势低的地方流动,故BD正确;(2)Cl2溶于池塘中的水成氯水,则其颜色为浅黄绿色;则氯水的成分为Cl2、H2O、HClO、HCl;为消除Cl2的影响,则向池塘中加入的物质应是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随着反应的进行,Cl2的量减少而使池中水的颜色逐渐变浅至消失;(3)大片的庄稼和树木都由绿变黄全都被“烧死”是由于Cl2与庄稼和树木中的H2O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烧死庄稼和树木。又由于氯水呈酸性,故改良土壤可施用一种建筑工业及化工生产中常用的物质B应为碱性物质Ca(OH)2,而在土壤改良的过程中土壤仍未酸性,从而得出芒萁、岗松、茶花和杜鹃等植物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