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3)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慢慢加入少量水,可观察到溶液呈_______色。
(4)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浓硫酸的浓度为18 mol/L,铜片是过量的,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 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 (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mL。
参考答案:(1)
(2)滤纸条褪色;滤纸条变红
(3)蓝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Na2CO3+SO2=Na2SO3+CO2↑
(5)大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铝粉中混有镁粉: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
B.氯气中混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C.自来水中混有少量Fe3+:采用蒸馏方法
D.固体MnO2中混有KCl:加水,然后过滤
参考答案:A.Al可与NaOH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A错误;
B.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故B正确;
C.自来水的盐在加热时难以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
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而KCl易溶,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限用下列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KSCN
B.HCl
C.BaCl2
D.NaOH
参考答案:取五种溶液分别滴加NaOH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氯化铝;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氯化铁;产生白色沉淀,后又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氯化亚铁;无现象的是氯化钠,而加入KSCN只能检验氯化铁,加入盐酸和氯化钡不能检验任何物质,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配制1 mol·L-1的稀H2SO4 100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 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⑥③⑦⑤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V=5.4ml
首先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浓硫酸(用胶头滴管吸取),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稀释,冷却后移液至100mL容量瓶中,再洗涤、定容摇匀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Fe、Cu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Fe、Cu以及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甲同学取一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伸到盛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 乙同学为验证Fe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指出装置中的不足之处?;?;
?。

⑶ 丙同学在Fe和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先逐渐溶解,并伴随其他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
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可能是和HNO3发生反应。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请写出Cu片和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你认为Cu片溶解的不同于丙同学的理由是?
⑷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
?。
参考答案:(1)Cu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烟(1分)
(2)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1分);加热液体的试管应与桌面成45°角向上倾斜而不应垂直向上(1分);尾气吸收装置容易发生倒吸(1分)
(3)①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或无色气体(1分)?②3Cu+2NO3-+8 H+=3Cu 2++2NO+4 H2O (2分),反应产生的Fe3+也能和Cu反应而使Cu片溶解(2分)
(4)取该溶液少许,滴加适量的KSCN溶液,不出现血红色,再滴加适量新制氯水,出现血红色(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