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Z
B.单质的氧化性:X>Y>Z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它们形成的阴离子X-、Y2-、Z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离子半径大小:X->Y2->Z3-
参考答案:A、X、Y、Z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所以三种元素得电子能力X>Y>Z,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所以原子序数X>Y>Z,故A正确;
B、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所以单质的氧化性:X>Y>Z,故B正确;
C、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故C正确;
D、X-、Y2-、Z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X>Y>Z,质子数(即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大小:X-<Y2-<Z3-,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A 用饱和Na2CO3溶液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 证明Ksp(?BaCO3)>Ksp(?BaSO4) B 用PH计测定0.1mol/L醋酸溶液的pH 证明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C 向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浓度为0.005mol/L的?FeCl3的溶液和0.01mol/L的KCSN溶液,再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 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将氯气通入0.1mol/L KBr溶液中,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 证明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部分BaSO4因饱和Na2CO3溶液中高浓CO32-转化BaCO3,但是Ksp(BaCO3)>Ksp(BaSO4),故A错误;
B.如果醋酸是强电解质,则0.1mol/L醋酸溶液的PH=1,如果大于1,则说明醋酸是弱酸,所以能根据0.1mol/L醋酸溶液 的pH确定醋酸的电离程度,故B正确;
C.增大氯化铁溶液的浓度,根据溶液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方向,如果溶液颜色加深,则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果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则氯气和溴化钾反应生成溴单质,溴溶于四氯化碳而使溶液呈橙色,否则,氯气的氧化性小于溴,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推断题 有A、B、C、D、E5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B是____,C是______,D是______,E是______。(填名称)
(2)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____ 。写出该物质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_____。
(3)写出C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4)用轨道表示式表示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氢;氧;铝;硫;钾
(2)KAl(SO4)2·12H2O;净水剂
(3)1s22s22p63s23p1(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s国钾长石(KAlSi3O8)的资源比较丰富.一定温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主要成份为KAlSi3O8)可制得氯化钾,主要反应是:NaCl(l)+KAlSi3O8(s)?KCl(l)+NaAlSi3O8(s).
(1)1述反应涉及的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Cl原子与Si原子可以形成的五核分子,其化学键键长和键角都相等,则该物质为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
(2)不能用于比较Na与Al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______.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Na和Al的熔点高低
C.单质与H2O反应的难易程度D.比较同浓度NaCl和AlCl3的pH值
(3)1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有一种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其原因在于: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4)钾长石和烧碱在熔融状态下反应可得到两种正盐,向所得的正盐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5)制取粗硅的过程中,SiO是反应中间产物,隔绝空气时SiO和NaOH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为研究1述反应中钾元素的熔出率(液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占全部钾元素质量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氯化钠与钾长石投料的质量比为2:1),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h) 钾元素 温度熔出率 | 1.5 | 2.5 | 3.0 | 3.5 | 4.0 830℃ 0.481 0.575 0.626 0.669 0.685 890℃ 0.579 0.691 0.694 0.699 0.699 950℃ 0.669 0.714 0.714 0.714 0.714
|
①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该制备氯化钾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计算890℃时,氯化钠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式量:KAlSi3O8-278NaAlSi3O8-262,保留3位小数).
参考答案:(0)涉及短周期元素有Na、Al、Si、Cl,阴离子有5左电子层,阳离子有2左电子层,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最小的为Al,Cl原子与Si原子可以形成的1核分子,其化学键长和键角都相等,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Al;非极性;
;
(2)比较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金属与酸、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等角度,而熔点与金属性无关,不能用于比较金属性强弱,
故答案为:B;
(5)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发生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为H++AlO2-+H2O?Al(OH)5?Al5++5OH-,
故答案为:H++AlO2-+H2O?Al(OH)5?Al5++5OH-;
(4)钾长石和烧碱在熔融状态下反应可得到两种正盐,为偏铝酸盐和硅酸盐,均与盐酸反应,离子反应分别为4H++AlO2-=Al5++2H2O、2H++SiO52-=H2SiO5↓,
故答案为:4H++AlO2-=Al5++2H2O;2H++SiO52-=H2SiO5↓;
(5)SiO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该反应为SiO+2NaOH=Na2SiO5+H2↑,故答案为:SiO+2NaOH=Na2SiO5+H2↑;
(6))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②890℃时,当浸出率为5.5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氯化钠与钾长石投料的质量比为2:0,设钾长石的质量为278g,其物质的量为0mol,则氯化钠的质量为556g,当平衡时,钾元素的熔出率为0.669,则钾长石反应的物质的量为0.669mol,
根据NaCl(l)----KAlSi5O8知,氯化钠反应的物质的量也是0.669mol,其转化率为0.699mol×58.5g/mol556g=0.074(或7.4%),故答案为:0.074(或7.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aOH的碱性介于KOH和Mg(OH)2之间
B.Li、Na、K、Rb元素金属性依次增强
C.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D.H2SiO3、H2CO3、H2SO4酸性依次增强
参考答案:A.因金属性K>Na>Mg,则NaOH的碱性介于KOH和Mg(OH)2之间,故A正确;
B.Li、Na、K、Rb元素都在ⅠA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在增强,故B正确;
C.Na+、Mg2+、Al3+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故C错误;
D.非金属性Si<C<S,则H2SiO3、H2CO3、H2SO4酸性依次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