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油脂
B.乙醇和乙酸
C.豆油和水
D.乙酸乙酯和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互不相溶的液体才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A项、B项、D项中两种液体都互溶,均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只有C项豆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
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鉴别氯化钠、溴化钾和碳酸钠3种无色溶液
B.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10?mL量筒准确量取8.00?mL?0.100?mol/L?KMnO4溶液
D.用电流计、烧杯及稀盐酸等用品可鉴别铁丝和锡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硝酸银和三种溶液混合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判断;
B.根据溴水和三种液体混合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判断;
D.10mL量筒的感量是0.1mL;
D.将这几种物质形成原电池,根据原电池上的电极反应现象判断金属.
解答:A.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和溴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和碳酸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当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后沉淀溶解,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选;
B.溴水和乙醇互溶,和苯、四氯化碳发生萃取,水的密度大于苯而小于四氯化碳,所以溴水和三种溶液混合现象不同,则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选;
C.10mL量筒的感量是0.1mL,所以不能10?mL量筒准确量取8.00?mL?0.100?mol/L?KMnO4溶液,但可以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8.00?mL?0.100?mol/L?KMnO4溶液,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选;
D.铁丝和锡丝、稀盐酸构成原电池,铁的失电子能力大于锡,所以铁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锡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实验现象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仪器的选择、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C,注意滴定管、量筒和托盘天平的感量,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非极性键化合物的是
A.NaOH
B.CH3CH2 OH
C.Cl2
D.C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确答案:B
A 、NaOH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B.CH3CH2 OH含有非极性键化合物?;C.Cl2于含有非极性键但不是化合物? D.CO2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常温下,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当滴入NaOH溶液为20.00 mL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H+)>c(OH-)
B.c(Na+)>c(OH-)>c(CH3COO-)>c(H+)
C.c(Na+) + c(H+)=c(CH3COO-) + c(OH-)
D.c(Na+) + c(OH-)=c(CH3COO-) + c(H+)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n=c?V可知,CH3COOH、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完全中和;生成的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而水只能微弱地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钠离子不能水解,而少部分醋酸根离子能水解;醋酸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生成醋酸,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因此该溶液中:c(Na+)>c(CH3COO-)>c(OH-)>c(H+),则c(Na+)+c(OH-)>c(CH3COO-)+c(H+),故ABD均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可知,溶液中c(Na+)+c(OH-)=c(CH3COO-)+c(H+),故C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涉及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计算,酸碱中和反应、强弱电解质、盐类水解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