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A、碳酸钙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正确;B、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错误;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放热反应,错误;D、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反应,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2分)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 mol/L的NaOH溶液50 mL与0.50 mol/L的盐酸50 mL置于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 _,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 。
(2)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
(4)某实验小组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差(t2-t1)/℃
|
盐酸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1
| 25.1
| 24.9
| 25.0
| 28.3
| 3.3
|
2
| 25.1
| 25.1
| 25.1
| 28.6
| 3.5
|
3
| 25.1
| 25.1
| 25.1
| 27.1
| 2.0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根据计算结果,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测定中和热应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且使酸与碱快速充分反应,(1)从装置图可以看出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未将小烧杯垫的足够高)会造成热量的损失。(2)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会吸收热量,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3)中和热是指中和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所用酸、碱的用量无关);(4)分析三组数据,舍去第3组数据,取前两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0L×0.5m ol/L=0.025mol,放出的热量为Q=3.4℃×100g×4.18×10-3 kJ/(g·℃)=1.4212KJ,则中和热△H=- =-56.85 KJ/mol.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据此判断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固体氯化钠溶于水 B.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
C.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 D.氯化氢溶于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说明有化学反应发生,则A、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有化学键的断裂,但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冰经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错误;C、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故C正确;D、氯化氢溶于水,只存在旧键的断裂,没有新键生成,故D错误;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种类完全相同的是( ) A.H2O和Na2O B.NaOH和NaCl C.H2O2和Na2O2 D.CCl4和HCl
参考答案:A: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O原子与H原子);Na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Ⅰ.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ΔH=-572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2 kJ(填“>”、“<”或“=”) Ⅱ.已知1molCu(s)与适量O2(g)发生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Ⅰ.(1)小于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Ⅰ.(1)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2)应用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因此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多,则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572 kJ。 Ⅱ.已知1molCu(s)与适量O2(g)发生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u(s)+1/2O2(g)=CuO(g) △H=-157kJ/mol。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