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
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试回答:

(1)若甲电解池利用电解原理在铁上镀银,则A是?????(填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式???????;B(要求同A)是??????,电极反应式???????;应选用的电解质溶液是????????。
(2)乙电解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电解一段时间,铁极附近呈???,C极附近呈????????。
(3)若甲电解池阴极增重4.32g,则乙槽中阳极上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4)若乙电解池中剩余溶液仍为400mL,则电解后所得溶液中新生成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溶液的pH等于????????。
参考答案:(1)铁、阴极,Ag++e-═Ag;银、阳极、Ag-e-═A
本题解析:(1)甲池是电镀池,铁作阴极,银作阳极,阴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g++e-═Ag,阳极上银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硝酸银溶液。
(2)乙是电解池,碳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铁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铁电极附近溶液呈碱性,酚酞试剂遇碱变红色,所以铁电极附近溶液变红色,碳电极上生成氯气,氯气是浅黄绿色气体,溶于水而使溶液呈浅黄绿色,所以C电极附近呈浅黄绿色。
(3)甲池中阴极上析出银,若甲电解池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化学与技术】
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化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

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是图中电极 (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 。
参考答案:(1)2CuFeS2+O2Cu2S+2FeS+SO2
本题解析:(1)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为Cu2S和2FeS,因此有2CuFeS2 +O2
Cu2S +2FeS+SO2 2FeS+3O2
2FeO+2SO2,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FeSiO3,因为是炼铜的一个反应,所以为应该含有铜的硅酸盐。
(2)依题中提供的信息有:2Cu2S+3O2
2Cu2O+2SO2、 Cu2S+2Cu2O
6Cu+SO2↑
(3)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挂的是粗铜,阴极挂的是纯铜,电解质溶液是含有铜的盐,连接电池负极的是电解池的阴极,连接电池正极的是电解池的阳极。所以粗铜板是图中电极c;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 + 2e-= Cu;Au、Ag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形成所谓的“阳极泥”,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质溶液中。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H4(g)+3O2(g)=2CO(g)+4H2O(l) △H=" —1214" kJ/mol
②2CO(g)+O2(g)=2CO2(g) △H=" —566" kJ/mol
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其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
(3)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 + 2e-= H2↑
(4)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
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H2O
| CO
| CO2
|
1
| 650
| 2
| 4
| 1.6
| 5
|
2
| 900
| 1
| 2
| 0.4
| 3
|
3
| 900
| 1
| 2
| 0.4
| 1
①实验1中,以v (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答一种情况即可)
参考答案:(1)CH4(g)+2O2(g)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所以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mol,将①②相加除以2可得,答案是CH4(g)+2O2(g) CO2(g)+2H2O(l) △H1=—890KJ.mol-1 (2)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烷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 8e-+ 10 OH- CO32-+ 7H2O; (3)A、电解过程中两极分别是H+和Fe放电生成氢气和亚铁离子,所以两极哪端都可以生成氢气,a不一定为正极,b不一定为负极,但a为正极,b为负极,效果较好,错误;B、在装置中铁一定作阳极,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溶液,不影响阳极Fe放电生成亚铁离子,阴极H+放电生成氢气,正确;C、装置中铁一定作阳极,阴极可以是铁,也可以是其他惰性电极,错误;D、阴极H+放电生成氢气,正确,答案选BD。 (4)①实验1中,CO2的浓度增加0.8mol/L,所以氢气浓度也增加0.8mol/L,v (H2)= 0.8mol/L/5min=0.16mol/(L·min); ②实验3跟实验2相比,到达平衡时间缩短,说明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温度、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未变,所以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得应用,电化学理论的应用,反应速率的计算及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如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K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 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 为0.2 mol C.K闭合时,II中SO42-向c电极迁移 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