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等物质的量的两份稀硫酸a和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锌和硫酸反应,加入硫酸铜溶液后,锌和铜离子反应置换出金属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6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次发表了Na-S电池的有关报导。其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Na+
S8
Na2S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熔钠电极作电池的正极
B.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
C.充电时熔钠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8Sn2-—16e-=nS8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钠失去电子,为负极,错误;B、原电池中正电荷向正极移动,正确;C、可逆电池中放电时的负极,充电时为阴极,形成物质可逆,正确;D、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判断,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g氢气生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1分)
Ⅰ.(5分)由铜片、锌片和足量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腐蚀,一段时间后某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的气体。问:

(1)负极是 (填“锌”或“铜”),发生 反应(填“氧 化”或“还原”)。
(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3)产生这些气体共需转移电子 mol。
Ⅱ.(6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 (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 。
(3)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为: Ⅰ.2Li+H2
2LiH Ⅱ.LiH+H2O===LiOH+H2↑
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 ,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 。
参考答案:(11分)
(Ⅰ)(5分)
(1)锌;氧化(各1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是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由铜锌作为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电流通过硫酸溶液,SO42- 向正极移动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 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 mol 电子通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构成原电池正负极的材料不一定都是金属,如锌、石墨和稀硫酸也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B、原电池中,易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所以由铜锌作为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Zn是负极,故B错误;C、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根据锌和转移电子关系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3g÷65g/mol)×2=0.4mol,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